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震中太平镇:房屋几乎全部毁坏急需帐篷水和食品

2013年04月22日 06:33作者:张子扬来源:大众日报

4月21日,凌晨2时,从芦山县城疾驰22公里,我们抵达龙门乡。紧挨着的龙门乡、宝盛乡和太平镇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受损最严重。龙门乡的救援已经结束,宝盛乡道路阻断。不到6时,天刚露出一丝亮光,我们又启程赶往太平镇。

  □记者 李 勇 报道  ▲4月21日,太平镇胜利村临产产妇冉晓丽被战士抬上直升机。

  □ 本报记者 张子扬

  4月21日,凌晨2时,从芦山县城疾驰22公里,我们抵达龙门乡。紧挨着的龙门乡、宝盛乡和太平镇是这次地震的震中,受损最严重。龙门乡的救援已经结束,宝盛乡道路阻断。不到6时,天刚露出一丝亮光,我们又启程赶往太平镇。
百年老街垮塌
  汽车沿着4米多宽的水泥路盘旋而上,周围的景色郁郁葱葱,但道路旁滑落的巨石却让人提心吊胆。群峰叠嶂,在路上碰到的是解放军的救援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山路十八绕”,到达了并不太平的太平镇。
  太平是商业“重镇”,因为这里有新旧两条商业街,门面一家挨一家。正常的话,8点30分该是店面打扫卫生的时间,但今天,镇驻地主街道的新街显然不同于往日,瓦当粉碎在门前,墙体的裂痕能伸进两根手指,有的门面紧闭,有的物品散落一地。老街情形更糟,有100多年历史的建筑纷纷垮塌,乌木的梁柱东倒西歪,让人心悸。
  胜利村是镇驻地村,紧挨着它的是春光村。在芦山到太平的道路两旁,有很多用化肥袋子临时搭起的简易帐篷,每顶帐篷里都有两三家人。“现在就吃点面条,撑不了几天。”黄郁凤曾担任过春光村村主任,她说房子肯定不能住了,但修还是重建,现在根本来不及考虑。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全镇停电,没有通讯信号,自来水也变得浑浊。而且,最怕下雨,山区没有平整、安全的地方搭帐篷,粮食运不进来,老人孩子很麻烦。
  12岁的张芦涛是太平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前发生过地震,所以大家还以为昨天也是余震呢。后来,发现持续时间太长,才跑到街面上。但感觉有股力量往上拱,很甩,再后来发现房屋倒塌很多。“教室也坏了,明天肯定没法上学了。”让张芦涛更遗憾的是,镇上刚刚落成的太平中学也坏了,他下半年上初中没法用了。他领着记者去看,果然,四层的楼房,一二层的东墙露出了大洞。张芦涛说,听说这个新楼本周就启用的,现在都完了。
广场改成医院
  镇医院本是一栋恢弘的建筑。被地震震毁后,镇政府前的小广场成了临时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医疗救助队在这里驻扎。
  上午9点50分,四川省矿山救护队队员抬着85岁的植桂英进了医院。老太太是向河村的,地震时一个人在家。正准备吃饭时,被倒塌的横木砸中,腰椎受伤。救护队今天逐村查看,走了四公里山路,硬把老人抬来。
  69岁的钟灵村村民高叶亮今天也在老伴陪同下到了医院,他的血压一度高达“210”。成都军区总医院郭医生说,老人是受了惊吓,需要治疗。
  更多的病号是外伤。医生尽量把重伤病人尽快转院。解放军陆航团的直升机当天送了5人外出就诊,其中已怀孕37周的冉晓丽就是其中的幸运者。
黄林英的庆幸和难题
  黄林英是太平镇分管农林业的副镇长。她告诉记者,全镇遇难三人,失踪一人。
  地震发生后,镇上干部立即组织各村干部在专业救援队帮助下展开搜救。到昨天上午12时,救援基本结束。这一点,明显不同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死者中,包括胜利村一名17岁的女高中生,一名37岁的妇女和兴林村一名20多岁的男子,而失踪者是棕林村人,47岁,当时正在地里干农活,被滑塌的泥土山石掩埋,至今还不能挖出。受伤的人数,重伤有32人,轻伤若干。
  在黄林英看来,这个伤亡数已经小得十分幸运——全镇6个村12000多人。黄林英说,镇上所有的房屋,包括所有村民住宅和镇政府大楼在内,几乎100%损毁。多是砖混结构建筑,有的外表看上去十分完好,但当她领记者冒险进入到房内一看,裂痕或大或小,墙皮已经脱落。建筑物损毁而人员伤亡较少的原因关键在地震发生时间,上午8点多,村民大都出去干农活了——他们正在移栽玉米苗。
  “今天的工作主要是安置和安抚,避免群众出现恐慌。”黄林英说,这也是难点。全镇6个村,分布在189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分片集中安置,面太大了。现在的问题是因为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援物质暂时进不来,帐篷、水和食品缺乏,但好在干部把工作都做在了前面。
  记者看到,不时有人找黄林英请示或要东西。向河村村民植小文说,在灾难面前,党委、政府是群众的主心骨。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