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空气优良率连续三年超90% 排省内前三
青岛环保部门监测人员表示,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三年的时间,青岛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0%,在省内排名前三。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引起市民的关注。评估中指出,根据相关数据,仅10%城市空气质量好,其中山东城市群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种污染物污染都非常严重,二级及以上天数指标半数以上的城市都位于排名的后30%;PM10污染在大型工业城市尤为明显。对此,青岛环保部门监测人员表示,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三年的时间,青岛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0%,在省内排名前三。
仅10%城市空气质量好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等机构昨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绩效评估》显示,经济发展高的城市,空气质量普遍较差;46.02%的居民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不满。“报告基于公开可获得的数据(2005—2010年),对全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表示,评估指标包括二级及以上天数(标准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趋势、空气中颗粒物(PM10)现状和趋势、二氧化硫现状和趋势、二氧化氮现状和趋势。
《评估》报告显示,城市空气质量的具体状况是:PM10污染有所改善,PM10暴露人口的比例以中等空气质量最多,并呈增加趋势,空气质量差的比例减少;二氧化硫污染有较大改善,基于二氧化硫的不同空气质量状况下的城市数量比例与暴露人口比例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共同表明无论是人口规模大的特大城市,还是中等城市、小城市,其二氧化硫污染状况普遍得到改善;二氧化氮污染不严重,但有所恶化,二氧化氮空气质量中等的城市暴露人口比例增加,质量好的比例下降。大城市恶化趋势明显。
评估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好的城市个数占10.67%,差的城市占75.80%,极差的城市占13.52%。其中,空气质量好的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所占比例大;空气质量差的城市里,工业城市、采暖城市所占比例大;空气质量极差的城市中,采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所占比例大。 2010年暴露于空气质量差状况下的人口最多,所占比重达57.99%,空气质量整体处于差的水平。2005—2010年,暴露于空气质量好、差状况下的人口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极差状况下的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空气质量水平整体恶化。
青岛空气质量排前三名
《评估》中提到山东城市群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种污染物污染都非常严重,二级及以上天数指标半数以上的城市都位于排名的后 30%。对此,市环保局监测人员表示,我市空气质量连续多年好转,其中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三年的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位列前三,空气质量逐渐改善。
根据市环保局发布的信息显示,2010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0.7%。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均值降低1.9%,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升高1.0%,二氧化氮年均值升高11.6%。由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等原因,二氧化氮浓度呈持续升高趋势;我市空气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扬尘、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特征。
2011年岛城环境质量状况的通报中,空气环境质量被列为第一大项。岛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环境监测中心工程人员表示,这意味着在2011年的365天中,岛城有33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
2012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9%以上,优良天数340天,同比增加6天,市区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治理灰霾有七大举措
针对今年来出现的灰霾天气,青岛市环保局同市城乡建设委、市市政公用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本年度拟采取的共7个方面的治理措施和 20项具体工作内容,起草了 《青岛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向全体市民征求意见。《计划》中初步决定的七大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实施燃煤污染高效治理;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工业废气和粉尘、扬尘污染治理;全面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加强城乡绿化生态建设;细颗粒物 PM2.5的监测研究。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某些措施可能给部分市民带来生活的不便,市环保局希望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使各项防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有力,能使灰霾污染严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岛城空气质量面临考验
环境监测表明,我市的空气质量采用新的测算标准,门槛比以前提高了,即便是在空气质量与去年持平的情况下,空气质量水平还是下降,因此今年我市的空气质量面临考验。未来几年内,我市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以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控制为重点,加强对煤烟、机动车尾气、扬尘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防治,努力实现空气能见度改善,使“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明显增加。(记者 王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