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跷贷款引官司 市民“被贷款”没拿钱成被告
去年3月份,邵长亮在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贷款10万元,当时信用社有关人士收走了他的银行卡,称如果放款,将会电话告知他。邵长亮回忆说,2010年4月的时候,他到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贷款,但是一直到2011年初他到营业厅柜台查询过几次,但是被告知没有贷下来。
银行卡里显示有两万多元余额。
取款时却显示余额不足。
去年3月份,邵长亮在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贷款10万元,当时信用社有关人士收走了他的银行卡,称如果放款,将会电话告知他。邵长亮说,从去年3月份到今年10月份,信用社方面一直没有联系过他。贷款一直没拿到,最近他却因超期未还款被山亭区人民法院传唤,10月30日山亭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当事人称,没拿到贷款却成了被告
10月13日,邵长亮持枣庄市工商银行的银行卡到龙头路支行用ATM机取款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事儿,卡里面虽然有钱,却无法取出来。“这张卡里我明明存了几万元,登录之后余额显示也是有钱的,但取款的时候却突然显示‘账户余额不足’。”邵长亮说,疑惑之下,邵长亮又换了另外几家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同样无法取出钱。
经多方打听,邵长亮才知道他所有的银行账号都被山亭区人民法院冻结了,冻结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贷了10万元的款,按照期限本应该在今年3月份还款,但是由于到了10月份也一直没有还,因此他被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要求他支付10万元本金和利息。10月21日,山亭区人民法院电话通知让他去拿开庭传票。
对于莫名而来的“被告”身份,邵长亮颇感疑惑。邵长亮回忆说,2010年4月的时候,他到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贷款,但是一直到2011年初他到营业厅柜台查询过几次,但是被告知没有贷下来。“当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把我的银行卡收走了,并跟我说如果下款了会电话通知我。”由于第一次办理贷款没有成功,在2011年3月份左右,邵长亮再一次到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办理贷款10万元,“这一次办理贷款都是使用的第一次的手续,我只是签了一个字,办理手续没有太大的麻烦。”邵长亮回忆说,一直到今年的10月份,银行方面也一直没有电话回访,邵长亮认为这一次贷款很可能又泡汤了。
贷款被谁拿走了,当事人说“太蹊跷”
然而,就在邵长亮发现他的账户被冻结之后,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他办理的这笔10万元贷款已经下来了。“但是自始至终我一直没有见过这10万元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到底在谁的手中,我感到非常疑惑。”对于被要求支付本息的事情,邵长亮认为这里面肯定有蹊跷。
“之后,我给当时银行经手办理贷款的一个王姓主任打过电话,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他并没有给我合理的解释。”邵长亮说,自他意识到存款已经下来之后,他多次想要向银行方面了解事情原委,虽然多次联系,却始终没有见到当时办理贷款的相关负责人。
22日中午,邵长亮到银行调出了当时他办理贷款的一些手续,可是却在办贷手续上面发现了两个担保人,更让邵长亮困惑的是,两个担保人的名字分别为陈成芝和杜益臣。“当时办理贷款,担保人都是我的亲戚和朋友,可是这两位担保人的名字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随后邵长亮分别电话联系了两位担保人,在通话中两位担保人均表示不认识邵长亮,并且其中一位担保人也已经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在邵长亮和担保人的通话中,一位担保人称他们是受杨列虎父亲委托,才做了担保人。“杨列虎只是我的一个交情不深的朋友,当时我前后两次办理贷款的时候,他都和我一块儿去的。”
法院昨日开庭审理 当日未宣判 改日再审
“很可能是别人套用我的资料办理的贷款手续,我现在也是一头雾水。”邵长亮称,本来贷款手续上留下的都是他的电话号码,但是从办理贷款到超期还款,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接到一个电话,连催款电话都没有。“哪怕是还款,我也没法还,没有银行卡没有贷款证,这款也还不上啊。”
邵长亮认为,对于10万元的大额现金,如果是到柜台提款,那么必须有本人的身份证,即使是转账也应该有提款记录。之后,邵长亮到市中区文化路派出所备案。“警方说如果款项还上了,那就构不成金融诈骗。现在我还没有报案,警方也没有立案侦查。”
山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所有的办贷程序都是合法的,同时他们保留的资料里面均有邵长亮当时签字按手印的录音录像,在银行工作人员提供的邵长亮的贷款手续上,记者注意到,邵长亮的签名和手印都存在。“按照办贷流程,邵长亮就是实际债务人,至于他贷出的资金是否有其他的流转,我们不得而知。”
30日上午,山亭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贷款纠纷案。据法院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在庭审现场,法官曾建议双方协商解决。“当庭我们没有协商成功,然后法院就休庭,改日再审。”邵长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