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1 07:06:00 我要评论
崔岩 王光照 来源: 齐鲁晚报◤17日,工作人员用探测仪查看历城区一处地下排水道。本报记者 戴伟 摄
本报记者 崔岩 王光照
本报8月7日A06版刊发《省城七成地下排水道淤积》一文,报道了济南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13日开始,市政部门连续五天对清淤情况进行了检查。17日,伴随检查结束,清淤难题也一一浮出水面。排水的历史欠账该如何弥补?排水不畅如何解决?
雨污混流 分流改造 计划投资50亿
“路面很多积水不是地面径流形成,而是从地下冒出来的,雨污水混流是罪魁祸首。”济南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理说,污水通过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雨水则通过雨水管道进入河道。而济南老城区部分路段仍是雨污混流管道,污水通过雨水管道进入,下雨时管道负荷猛增,容易造成污水外溢。
除了部分新修道路,济南雨水和污水共用一套排水系统的道路仍然占到一半以上。
“济南市现在已经下定决心解决雨污混流问题。”济南市排水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崔忠说,雨污分流工程去年已启动,并完成了一期工程,老城区将率先实现雨污分流。济南市计划投资50个亿,从老城区逐步向外围扩展,建设雨污分流系统。
管网不健全 逐渐完善地下管网
本次检查中,管网不健全也是造成排水不畅的突出问题。
在历城区,作为以往重要积水路段的辛祝路也列入了检查范围。检查过程中,辛祝路管道内未出现大面积淤积。那么造成积水的原因是什么?
济南市排水管理服务中心相关人士认为,辛祝路到了祝舜路后,由于前面建筑物阻挡,管线也就此截断,无法继续铺设管道,导致积水无法排出。
除去断头路造成的地下管线缺失外,以往道路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地下管线配套不完善也是造成道路排水能力弱的重要原因。
“现在已经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王继东曾表示,要结合道路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这也是解决这一类问题比较好的办法。
地势南高北低 上游设立截污网
受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影响,下游的天桥区辖区地下排水管道雨后成了垃圾聚集区。
“治淤更需截淤,全市各段管网均应布置淤积网。”济南市政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
崔忠认为,工程配套最关键的是管网设计合理,目前来说最好的方法可能是实现雨污分流。可以先行在上游设立截污网、淤积网,将水中的垃圾收集起来,避免往下游管道转移。
而管理方面,则主要是行为管理,通过完善立法、排水许可及监督等多方面规范各区排污行为,例如,对于往管道扔垃圾、往下游捅垃圾的行为都应处罚。
设计标准低 地下管线 给未来留足空间
“原先的一些地下排水管线管径太细,排水能力弱导致了地面积水。”济南市政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道。
过去,居民楼多为多层,排水管道根本不用建太粗,排水管道管径多在300毫米左右。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原来的下水道完全不能满足排水需求。“管道管径现在也已经要求必须高于500毫米了。”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局长王继东曾表示,市政建设要谋划在先,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都应适当超前。
“考虑到以前济南排水管网覆盖率低,设计标准低,现在改造道路都会有预留。”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排水处处长王俊胜介绍说,新改造的雨污水管道管径都比较大,为未来排水需求增加做准备。而旅游路、二环西路建设时,建设了管线共同沟,也为地下管线留出了足够空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