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6 06:55:00 我要评论
董钊 来源: 齐鲁晚报 本报7月15日讯(记者 董钊) 根据交通高峰期和平峰期的车流量不同,机动车道可以变换导向,向前方或者侧方分流,这无疑将对缓解具体节点的拥堵起到一定作用。15日,济南市首条“可变车道”现身经十路。
15日上午10点半左右,在经十路环山路路口,几个施工人员正在一条道路上铺设绿色沥青。记者注意到,这条绿色车道位于经十路环山路路口的东南侧,紧挨着中央护栏,长度约三四十米。在绿色车道的东头,中央护栏已经打开了一个口子。
这个路口在交通高峰期历来拥堵较为严重。市民王先生家住开元山庄,在高新区上班。每天下班路过这里,他都一筹莫展。“从燕山立交桥开始,这段路怎么也要走十几分钟,眼看着家近在咫尺,却不得不坐在车里,跟着车流缓慢挪步。”王先生说,在这个路口,平常通过至少也需要两三个信号。
今后,这种现象将有望缓解。在现场,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可变车道投入使用后,在由东向西的车辆比较多的时候,由东向西的车辆可以通过这个开口进入可变车道,然后左转弯拐到环山路上,从而为由东向西的车辆增加了一条车道。也就是说,当由东向西左转弯的车辆不多时,这条可变车道正常供由西向东的车辆使用,但当由东向西的车辆压力大时,就变成由东向西左转车辆的车道。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施工人员将一块标有“可变车道”字样的标牌悬挂在了路口的信号灯顶部。对即将要实施的“可变车道”,不少市民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其实,在晚高峰的时候,由西向东的车辆并不多,而由东向西的车辆压力就很大,这样充分挖掘道路资源,是非常好的办法。”
“潮汐”严重的路口,适合设可变车道
为什么要设“可变车道”?哪些道路适合设“可变车道”?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设置的目的就是解决潮汐现象比较严重的路口的车辆流量。
据有关人士介绍,可变车道,顾名思义就是能随时根据交通流量更改指示方向的车道。所谓交通“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更是加重了拥堵现象。针对该情况,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进行了交通组织,即: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
“可变车道”如何行驶?济南交警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可变车道”还在施工当中,等正式启用时,将通过指示的方式告知驾驶人如何行驶,“遇到这种车道,根据指示走就可以,届时相关指示都会随之完善。” 本报记者 董钊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