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09:17:00 我要评论
赵伟 孙芳芳 来源: 齐鲁晚报◤石字线村果农李培伍撕开袋子,证明他家苹果没有使用药袋。 本报记者 赵伟 摄
臧家庄镇一处果园内,果农正在给苹果套袋。 本报记者 赵伟 摄
本报记者 赵伟 孙芳芳
苹果套袋的前世今生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刘成连说,苹果套袋在我们国家是一个传统栽培技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苹果套袋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研制了双层纸袋,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解决红色苹果的着色问题;第二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果实套袋之后,生长过程与农药直接接触少,能够减少农药残留;第三是为了防止食心虫。上世纪90年代,苹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首先在胶东地区大面积使用果袋,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在现阶段,为了保证苹果健康生长,还没有一项措施,能够代替果实套袋。”刘成连介绍。
“药袋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栖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个别果农使用药物套袋,所用药袋是将农药稀释后,利用改进的果袋机滚动涂抹在果袋内袋上。
栖霞市不少果农称,总觉得使用了这种药袋后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长出来的苹果品相好,其他则和普通纸袋没啥区别。
“果树套药袋到底有没有作用,我们也一直没有研究过。”山东省农业厅果茶技术指导站相关负责人称,感觉效果并不大,不提倡果农使用药袋。
栖霞市农业局和山东省农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称,药袋能否使用问题,现在国家也没有规定。
烟台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由于药物果袋国家一直没有一个相应标准和明确的要求,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药物果袋存在安全隐患。但由于药袋生产不规范,本着对产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烟台市明确禁止了药袋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效果不见得好,政府也不让用”
根据媒体报道,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记者多次驱车沿S304省道调查,从栖霞市到招远市百余公里沿线,抽查的13个区域近60个果园发现使用药袋的情况。为了解情况,山东省农业厅也派出调查组,对之前媒体报道的省道周边果园继续调查,并现场进行了采集药袋样本。记者一路跟随发现,在探访的18处果园发现了4处少量使用药袋的情况。
同时,另外两路记者也到蛇窝泊镇、唐家泊镇、臧家庄镇、桃村镇、亭口镇等随机走访调查了50多个村庄的苹果园,发现只有三家使用了药袋。
除了记者去果园采集果袋外,在采访中,无论是果农、纸袋销售人员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表示“使用药袋的都在少数”。
栖霞市桃村镇石字线村果农李培伍称,前年套药袋后感觉不错,但去年就不行,白花了钱还不管用,今年索性就没有套。据李培伍了解,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套袋,有的也是偷偷摸摸在进行。
“药袋以前听说过,现在很少有用的了。”在亭口镇中村的一处果园里,三位果农正在套袋,听说苹果药袋的事,他们直摇头。“药袋的效果不见得就好,而且价格还贵,前两年还零星听说有用的,现在几乎没有用的。”一名张姓村民说,使用药袋的果农大多数是图一个好品相,但是去年有人套的药袋苹果也出现了不少红点。
“套袋之前每个村里的大喇叭都广播过,不准卖药袋。”下马河村的老刘种了5亩苹果,他说,“药袋在这两年出现过,但是使用效果不好,而且政府不准使用,周围的村民几乎都没有用这种药袋的了。”
“药袋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工商部门也会下来查,我们根本不生产这样的。”在唐家泊镇一家果袋厂内,负责人杨先生告诉记者,最早在前年的时候,他们也生产过药袋,但是后来听说对人体有危害就再没有生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