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13 07:32:00 我要评论
崔岩 来源: 齐鲁晚报 本报6月12日讯(记者 崔岩) 地沟油的猖獗一度让市民对餐馆“望而却步”,济南一家小饭店老板为了征得顾客的信任,在墙上贴出购油的发票。
12日,市民张健致电记者说,和平路上有家不起眼的小餐馆,为了表明自己没有用地沟油,居然出了奇招,把历次从超市购买的食用油发票贴在墙壁上“公示”。
当天上午11点,记者找到了张健所说的这家把子肉店,店面虽然只有40多平米,但是前来买把子肉的食客却排起了长队。记者看到,店门口就摆了一桶5升的大豆油,店内墙壁上张贴着一份沃尔玛超市进货协议,协议旁边张贴了自2012年4月份开店以来的食用油、五花肉、大米等原料的购买单据。
“采购油、肉的发票都钉在墙上,让市民一看就知道来源,比较放心,我经常在这里吃。”市民李女士正捧着一碗米饭就着把子肉和小凉菜吃得正香,记者询问其味道咋样时,李女士一个劲说“好”。
“两个店有一个中心厨房,厨房开放,可以到里面看用的什么原料。”该店店长宋成龙告诉记者,总店还有开放式的厨房,做饭的全过程都接受市民监督。
该把子肉总店老板徐雍告诉记者,两年前开了这家把子肉店,他对食品安全非常在意,于是,他便想出了张贴进货单据、开放厨房的办法,果然,这一招非常管用,小店不大,但是却吸引了很多食客。
徐雍告诉记者,他们每隔一周从沃尔玛超市购置一批新鲜大豆油,比在农贸市场上购置的大豆油成本要高出三到四个百分点,而五花肉每天要用一二百斤,从超市购买冷鲜五花肉要比其他渠道贵十七个百分点。
“正是由于成本高了,我们的把子肉卖六块钱,比普通把子肉贵一块。我们每天的把子肉都限量供应,保证食客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食品。”徐雍坦言,他现在是小本生意,只能通过购买超市产品的方式来增加一个检测环节,尽可能减少不良食品的使用率。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