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力推中日韩经济合作示范区

2012-05-25 07:54:00     作者:    来源: 山东商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日韩 经济合作 示范区建设 报告摘要 经济隆起带
[提要] 今后五年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是让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记者 王晓峰 摄 ●权威解读: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方案,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海洋经济园,并给予政策支持。

今后五年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是让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记者 王晓峰 摄

  开拓

  山东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围绕境内资源开发、优势产能转移、海外并购研发、境外工程承包、高端劳务输出等工作重点,推动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抢占先机,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打造新的经济隆起带和科学发展高地,形成城乡一体、区域联动,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姜异康提到了今后五年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让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走出去”

  建设中日韩

  经济合作示范区

  ●报告摘要:今后五年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加强招商引资引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高端项目。

  ●权威解读:2012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第四届中日韩工商峰会的致辞中指出,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是着眼未来的战略举措,是三国工商界的期盼,三国决定年内启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中方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报告指出,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我省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

  蓝黄战略

  高水平打造“三区三园”

  ●报告摘要:坚持不懈地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丰富区域发展战略内涵。突出蓝黄两区建设的主体战略地位,全面落实规划目标要求,高水平建设“三区三园”,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更加凸显蓝黄“两大引擎”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权威解读: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方案,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特色海洋经济园,并给予政策支持。重点打造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三个海洋经济新区,加快建设青岛中德生态园、日照国际海洋城、潍坊滨海产业园三个中外合作园区。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推进海洋经济改革发展试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同时突出高效生态经济特色,把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鲁西南、鲁西北

  打造新的经济隆起带

  ●报告摘要: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深入落实国家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政策,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方案,初步建成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促进鲁南经济带发展。

  ●权威解读:区域发展中将继续发挥济南优势,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带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进一步研究制定支持包括鲁西南、鲁西北在内的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设新的经济隆起带。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完善政策措施,突出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加强同周边省市的联合对接,强化省内各地的协作配合。

  交通网

  完善“四纵四横”

  铁路网

  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五年中,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成使用。今后五年将继续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四纵四横”铁路运输网络,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加快建设一批国高网、省际间通道、区域高速公路和疏港通道项目,优化港口布局,加快济南机场扩建和青岛机场迁建,从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城镇化

  3-5年打造一批百强镇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快构建以济南都市圈、胶东半岛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实施扩权强镇政策,引导中小城市加快发展,培育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争取用3-5年时间,使部分镇进入全国强镇行列。

  尊重群众意愿,规范有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特别是新生态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

刘宝才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