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新闻
本站搜索:

揭再生棉流通链:小作坊破布旧絮制棉运进纺织厂

2012-04-24 07:05:00    作者:孟敏 任志方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棉花 验质量 破布 再生棉 潘村
[提要] ◥3月31日,济南市长清区潘村,一家再生棉加工作坊院内晾晒着不少废旧棉絮。4月7日,长清区潘村一再生棉加工作坊,一名工人从车间里运出棉包。4月6日,在潘村装上再生棉后,大货车驶入滨州邹平县码头镇三利集团。

  ◥3月31日,济南市长清区潘村,一家再生棉加工作坊院内晾晒着不少废旧棉絮。

 

4月7日,长清区潘村一再生棉加工作坊,一名工人从车间里运出棉包。

 

 

4月7日下午,工人们在为一辆大货车装货。

 

 

4月6日,在潘村装上再生棉后,大货车驶入滨州邹平县码头镇三利集团。

 

    文/本报记者 孟敏 任志方 实习生 刘华东 李庆雨  片/本报记者 郭建政
  在济南市长清区潘村附近,聚集着30多家再生棉加工作坊。每天来自省内外各地送原料、收成品的货车络绎不绝。我国明令禁止纤维下脚料作为生产生活用纤维制品的原料,但这里的再生棉有的却流向了纺织企业。
 寻作坊 村中村“与世隔绝”,进出要受盘问
  济南长清区潘村东边的一个废弃砖厂附近,30多家简陋的再生棉加工作坊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这些厂子两年前就有了,越来越多,一直没人管。”3月31日,附近一位村民反映,作坊里的人很少和村里人交流。老板和工人大都说南方话,不好接近,村里也很少有人在里边打工。
  这些作坊隐藏在一片大洼地里。常在周边干农活的村民说,作坊收购烂棉套、破布条、废旧衣服下脚料等进行加工,经过浸泡染色提取棉絮,做成棉花卖到各地。
  “这些人是温州人,家家都有不错的轿车,很有钱。”3月31日,一位杨姓村民说,“平时光看小车一车车往里运破布、烂棉花,大车一车车地往外拉货。”
  另一位张姓村民说,他有时想进去转转,但对方根本不让进。
  几十家作坊紧挨着,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村落。这里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石子路,原本工厂西边还有一条路,但被人用土堵上了。
  村口有个大地磅秤,进出村的货车要在这里称重。秤边有一个小超市、一家餐馆。超市里的人对进出作坊的陌生人格外注意。
  “你们来这里干什么?”记者进去买可乐时,一名女士盘问道。“想到对面村里,发现这里过不去。”记者的回答让对方的疑虑减轻了些。
  走进“再生棉加工一条街”记者看到,每个院里都堆着几堆三四米高的棉花原料,仓库里存有大量棉包。
 探原料 “不只是棉被,只要是布就收”
  “这棉花怎么卖?”3月31日上午,记者以省城某棉被厂老板的身份走进一家作坊。院落内,工人已经下班了,只有一个男子在看着。
  “价格都不一样,左边的是最好的,12000元一吨,右边的也不错,10000元一吨,质量都可以放心。”但老板不在,该男子让改天再来。
  4月5日,接到村民举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机器发出轰轰的响声,路两边尘土飞扬,大量的白色粉尘从屋顶的烟囱上冒出。
  这些工厂的工作时间并不统一。一个作坊只有一台机器,几个工人往机器里放棉花原料,一名中年妇女正坐在破棉中间挑套子。
  村西边,六七个工人在建新厂房。一名王姓工人说,这里很多厂房都是他领着人建起来的。这里表面上有几十个老板,其实他们上边有个共同的大老板,“不过大老板一般都在外边,没来过几次。”
  记者以旧棉被推销者的身份进入一家作坊,院内有个简易的台球厅,几个男子在里边打台球、玩麻将。
  看到记者走近,门口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操一口南方口音警觉地问:“你是干什么的?”得知记者是来推销旧棉被,他马上说:“这里没人收,你们找错地方了。”
  此时,另一位中年男子走出来,谨慎盘问记者。记者表示收购了不少学生的被子,质量都不错。这位男子说,“学生的被子,质量好不好可说不定。你们先拿个样品过来,撕开看看成色怎么样。旧被子也分等级的,价钱不一样。”他还说:“不只收棉被,像床单什么的,只要是布的,都可以收。”
 访流向 半天出货百吨,货车来自省内外多地
  从3月31日到4月8日,每天下午,记者都到潘村蹲点,发现了至少7辆货车来拉货,出货量达近200吨。其中4月5日一下午,就发现有4辆车拉了约百吨货。
  从车牌号可以分辨出,这些货车分别来自河北、滨州、济南、济宁。其中,一辆来自河北的大型货车分别从三家作坊装货,直至装满后才离开。
  4月6日,记者在一家作坊内发现一辆挂着滨州车牌的大货车,货车装满棉包后出发,记者驱车在后边跟随。
  货车司机十分谨慎,走到高官寨加油站、罗家村时,突然加速,记者差点跟丢。行至水寨镇时,货车停在路边,司机下车查看了一会儿才继续前行。
  2个小时行驶约200公里后,这辆货车驶入了位于滨州市邹平县码头镇的三利集团,并将货卸到该公司仓库中。
 验质量 “棉花”被漂白 检测不合格
  4月7日,记者将从棉花加工点取得的样本送到省纤维检验局检测。一位负责人介绍,样本纤维很短,里面还有白色线头、锦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棉花里不可能有这些杂质,而且亮度没有这么高,颜色也不会这么白。”该负责人表示,这些“棉花”是漂白过的。
  为验证这一结论,记者又到国家茧丝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站检测,并在5天后拿到了检验报告,结果为“不合格”。
本报记者 孟敏 任志方

 说法规 纤维下脚料 不得生产衣物
  再生棉是由废弃的棉花、工业下脚料和纺织企业的布头及纱线头回收再利用制成,主要用于大棚的保温。
  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通过了《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絮用纤维制品包括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和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
  脱色漂白处理的纤维下脚、纤维制品下脚和变质的絮用纤维等,不得作为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的原料。曾任济南国棉十厂厂长、从事纺织工业60多年的“老纺织”丁启靖分析说。
  “再生棉纤维长度一般不超过20毫米,漂白后耐力又受影响,所以黏度低、强力差、不耐磨。”丁启靖说。
  他表示,这种废棉纺纱做出的衣服直接接触皮肤,对人体是有害的,会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是绝对不允许做内衣的。
  “再生棉经过漂白,肯定含甲醛,而且甲醛含量超标,不光对皮肤有损伤,对呼吸道也有危害。但目前对牛仔裤、线毯、毛毯等的甲醛含量检测很难。”丁启靖说。

王晓亮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