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30 22:44:00 我要评论
赫洋 来源:大众网举行公益节地花坛葬集体安葬仪式的长清福寿园公墓
参加节地公益花坛葬的市民将亲属的骨灰放入花坛
逝者亲属向墓碑献花
市民张女士在丈夫的骨灰坛上摆放菊花
大众网济南3月30日讯(记者 赫洋 通讯员 吴俊旭 吕可军)今天上午,济南民政局主办的首次公益节地花坛葬集体安葬仪式在济南市长清区福寿园公墓举行,6名逝者的骨灰被亲属安放在花坛之中。据介绍,这种公益花坛葬面向城市低保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的收费金额为880元,能够有效减轻困难群体“葬不起”的难题。
据了解,公益节地花坛葬是将骨灰放置于可降解的骨灰坛中,深埋于花坛之下。经过半年左右时间的自然降解之后,最终使骨灰与泥土融为一体。据济南市福寿园公墓企划部经理魏然介绍,凡事济南市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优抚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可以缴纳880元的费用自愿选择这种方式安葬。今后,每年的清明节和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福寿园公墓都将举行公益节地花坛葬的集体安葬仪式。
参加这次集体安葬仪式的市民张女士是来安葬她丈夫的骨灰的。据张女士介绍,她是一位下岗工人,孩子还在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而经营性墓地的价格又非常高,最低的价格也在2万元左右,因此,张女士丈夫的骨灰在殡仪馆存放了7年多也没有得到安葬,张女士希望丈夫入土为安的心愿也一直没能实现。前不久张女士得知了公益节地花坛葬这种安葬形式之后,便主动联系了福寿园公墓。“选择这种安葬方式,一是为了完成我让丈夫入土为安的心愿,二是花费相对比较低,我也能够接受。”张女士这样对记者说。
前来安放父亲骨灰的市民胡俊青向记者表示,自己的父亲胡金城是一位老面塑艺术家,曾经师从于面塑大师李俊星先生。老人以93岁高龄仙逝之后,按照父亲生前的意愿,他选择了这种节地花坛葬的方式来安葬父亲。“老人生前比较开明,不希望在百年之后还要给我们这些当儿女的增加负担,所以这次选择节地花坛葬主要还是根据我父亲的意愿。”胡俊清这样向记者表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