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四家石化企业 去年山东纳税百强“油味”十足

2012-03-30 07:40:00    作者:万兵兵 崔荣杰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油味”十足 石化企业 纳税百强
[提要] 29日,省政府发布2011年度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其中,胜利油田、山东中烟、山东电力包揽三甲,制造业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强里石化企业就有四家,使得这一届的纳税百强显得“油味”十足。
    □记 者 万兵兵 崔荣杰 □实习生 张伟
    29日,省政府发布2011年度山东省纳税百强排行榜。其中,胜利油田、山东中烟、山东电力包揽三甲,制造业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强里石化企业就有四家,使得这一届的纳税百强显得“油味”十足。
    百强纳税总额
    占全省税收三成
  2011年度,全省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高达1887.0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7.39%,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9.24%,每家企业平均贡献税收18.87亿元。
    其中,年纳税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分别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197.19亿元)和山东中烟工业公司(145.23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93.38亿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92.4亿元)、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92.38亿元)、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8.19亿元)、兖矿集团有限公司(69.07亿元)。20亿元—50亿元的企业有14户、10亿元—20亿元的企业有23户、5亿元—10亿元的企业有33户、5亿元以下的企业有23户。
    从行业大类来看,纳税百强企业涉及采矿、电力、制造、金融、信息传输、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服务共八个行业。采矿业有19户,纳税总额为502.11亿元;制造业有55户,仍然占据纳税百强排行榜的半壁江山,纳税总额为937.44亿元,这基本符合山东制造业大省的地位。此外,金融业有7户,电力业有6户,批发零售业6户,交通运输业4户,信息传输业2户,服务业1户。
  百强中共有
  15家石化企业
  从行业聚集度来看,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等资源性行业为主的企业共有19户,纳税总额为502.11亿元,占纳税百强企业纳税总额的26.61%,这充分体现了我省资源大省的特点。
  据榜单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胜利油田分公司、齐鲁分公司、济南分公司等四家企业均跻身纳税前十强。此外,山东金城石化集团、东营华联石油化工厂等一大批地方炼油企业也牢牢占据纳税百强席位。据不完全统计,百强中约有15家石化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这不仅跟石化企业的性质有关,同不断攀升的油价也有一定关系。
  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省会城市群优势明显。据统计,半岛蓝色经济区六市、两县共有44户企业上榜,纳税总额729.66亿元,比上年增加139.37亿元。其中,青岛市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共有12户企业上榜;东营市依托石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炼化行业,共有10户企业上榜;烟台市和潍坊市则分别凭借其现代制造业和综合优势,分别有12户和6户企业上榜;威海、日照分别有1户、3户企业上榜。
    ■新闻链接
    2011山东纳税百强 前二十五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
  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集团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
  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海信集团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