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新春走基层:停一条生产线 千万元促“循环”

2012-02-10 04:53:00    作者:本报记者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弋永杰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新春走基层
[提要] 2月9日,记者到位于淄博的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采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厂门外等着提货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因主攻高标号水泥而导致供不应求的两条日产5000吨熟料的生产线,却停了一条。
  □ 本报记者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弋永杰

  2月9日,记者到位于淄博的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采访,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厂门外等着提货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因主攻高标号水泥而导致供不应求的两条日产5000吨熟料的生产线,却停了一条。
  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正忙着给一号生产线加装电袋复合式除尘器。高达115米的窑尾处,一台大功率吊车在忙着提升除尘器部件。向高处望去,在有30层楼高的顶端平台上,安装工人若隐若现。
  据在现场指挥的该公司总工程师王进虚介绍,这个投资1000余万元安装的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是山东省第一台,替代原来的窑尾电除尘设备。从大年初七一上班,便开始施工了。
  “新年一开始,上千万元的资金就投向了环保,有账算吗?”记者好奇地问。
  王进虚给记者算起了减排账。首先是经济账,项目改造完后,相比较原来的窑尾电收尘器,新的环保设备每年能节约用电316.17万度,节约电费215万元;改造后多回收的710吨左右生料粉尘进入生产线,回收利用节约费用30万元,两项合计245万元。
  当然,企业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环境账、社会责任账。电袋复合式除尘器能使灰尘排放量由原来的每立方米50毫克降低到每立方米20毫克,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周边环境质量会有很大的改善。
  东华水泥是山东能源淄矿集团着力打造的三大循环经济园区之一。2006年11月份,他们利用第一条熟料线产生的废气余热,投资4600万元,建成了山东省首个不添加任何燃料的6兆瓦纯低温余热发电站,

年可实现发电3700万度。余热发电站的建成投产,使废气余热的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截至2011年底,已实现发电11312万度,全部回用于水泥熟料生产,降低生产成本2260多万元。该项目作为循环经济示范项目,获得国家250万元的资金补贴。之后,第二条线9兆瓦余热电厂工程于2008年5月建成投产,年实现发电9250万度,创造经济效益2523万元。
  陪同采访的东华水泥公司党委书记袁霖辉介绍,对节能环保的投入,确实让企业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他们通过综合利用废气余热、工业固体废弃物、采用节能新技术、循环利用废水,探索出了一条以技术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企业快速增长,以企业快速增长回报社会的生态型企业新路子。虽受国家建设规模放缓、房地产持续调控的影响,但东华水泥在2011年却实现了大幅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收3.15亿元;全年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利1.09亿元;余热发电8700万度,同比增发1100万度。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