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家乡经济快速发展 郓城不少年轻人回乡就业

2012-01-29 07:18:00    作者:崔如坤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小徐 80后 就业 优秀员工 留守老人 回乡就业
[提要] “在家门口上班,真爽!春节后不用再背着大包小包往外走了,工资待遇也不比外面差。”家住菏泽市郓城县郓城镇申厂村的“85后”小徐一脸满足地说。近年来,随着郓城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像小徐一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在少数。

小徐在办公室值班。

文/片 本报记者 崔如坤
  “在家门口上班,真爽!春节后不用再背着大包小包往外走了,工资待遇也不比外面差。”家住菏泽市郓城县郓城镇申厂村的“85后”小徐一脸满足地说。近年来,随着郓城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像小徐一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不在少数。
从外出务工
到回乡工作
  1月20日,记者来到小徐工作的郓城县工业园区内的恒基机械厂制齿分公司。
  “我负责的是关键环节,做质检工作,对产品质量把关。”如今做到检查科科长位置的小徐过去在上海打工,月薪拿到三千多元,2009年底得知村口开办了机械厂,他毅然辞去在上海已经干得顺风顺水的工作,回到家乡的这家机械厂甘愿从普通质检员做起。凭借原先的技术和经验,经过一年的打拼,小徐便做到产品质量检查主管,成了检查科科长,主抓整个制齿厂的产品质量。
  小徐介绍,他2006年高中毕业考上了河南一所学校的机械一体化专业,但去了发现学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后,便跟着老乡到上海一家中型机械厂打工。他凭着勤奋从学徒到正式工到优秀员工再到取得机械类中级证书成为操作工班长,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后来觉得操作方面掌握得差不多了,便想着到新的岗位学习新的东西,于是转到了质检岗,并很快成了带班班长。”
  小徐说,因为家乡经济的发展以及考虑到个人今后发展的需要,他便回来了,在距离他们村子只有3公里的这家机械厂从普通员工干起,如今又成为管理人员,工资也从起初的一千多元到现在的三千多元,还有医疗、工伤等保险,“这儿的企业文化也挺丰富,平时有棋牌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优秀员工每年还能出去公费旅游……”
  小徐说,他现在的生活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家里早早地就安装了电脑、空调,液晶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闲暇时上网聊天,还经常在网上购物。”小徐笑呵呵地说,平时他还经常和妻子到县城里的大型商场逛街购物,和同事、朋友到KTV唱歌。最近,小徐拿到了驾驶证。他准备今年买辆小汽车,“到时候开车上下班,拉着家人去旅游,多方便!”
会有更多年轻人
家门口就业
  据恒基机械厂人事部部长刘先生介绍,他们机械厂共有员工1300余人,“员工80%以上是附近的村民,不少还是兄弟姐妹。大家上班就像在家一样,关系十分融洽。”刘先生介绍说,与大城市相比,该县工业园区内的工厂工作条件、工资待遇一点也不逊色,“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善,年轻工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在小徐所在的申厂村村支书徐龙强那里得到了印证。徐龙强告诉记者,他们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村民占到村里“80后”、“90后”适龄劳动力的近八成。
  让徐龙强深有感触的是,家门口的工业园区还解决了不少困扰农村的社会问题,“村民家门口就业,既能料理农活,又能照顾老小,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也少了。”
  小徐说,自打回到家乡工作后,压力小了,心里敞亮多了,生活也舒适了。其实,如果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话,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他说,随着家乡经济的发展,工作环境和待遇的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在家就业。

高娜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