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2010年,29岁的桓台农家女孙翠芬(右)被诊断为尿毒症,56岁的母亲田芹花(中)决定捐肾救女。在本报记者和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2011年母女成功换肾。 |
——孙翠芬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本报通讯员 张珂 杨永杰
“大众日报的亲戚们还一直惦记着俺们,心里非常感激,给你们拜个早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日下午,记者带着慰问品来到桓台县起凤镇起南村孙翠芬家,正遇上母亲田芹花来看望女儿。意外见到我们这些“亲戚”后,母女有点喜出望外,赶紧把我们让进家里。
2010年12月,29岁的孙翠芬被诊断得了尿毒症,56岁的母亲田芹花毅然决定把自己的一个肾捐给女儿。可是高达15万元的手术费给这个农村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2011年中秋节,本报记者到起凤镇派出所走基层当“民警”,了解到情况后,记者当场掏出了兜里的钱。回到报社后,全体编辑记者主动捐款1万多元。随着《中秋节,派出所里当“民警”》一稿在大众日报见报,越来越多的“亲戚”开始帮助孙翠芬母女。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众日报社的121名编辑、记者给俺捐款11400元,加上省慈善总会、省红十字会、军区总医院、起凤派出所、泰宝公司,以及俺女儿以前工作的迪克服装厂,还有全村的乡亲们,给俺捐款总共11万多元,县里的新农合大病统筹还能报销3万多元,15万元的手术费基本上够了。”孙翠芬满怀感激地细细向记者数着一笔笔爱心款。
去年10月做完捐肾手术后,田芹花的身体恢复得非常好,现在已经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溜达了。移植手术后,孙翠芬定期去济南进行复诊,目前各项指标正常,身体正逐步恢复,但必须避免细菌感染,尽量减少外出,并且得佩戴口罩。
2011年,孙翠芬母女成功战胜了病魔的困扰,面对全新的2012年,田芹花希望自己与女儿都能尽快恢复健康,自力更生,重新担起家庭的责任。
听了母亲的话,孙翠芬的眼神明亮了许多。自从得病后,丈夫宋立强一直为妻子的病奔波,原来在暖气片厂的工作也放下了。随着孙翠芬病情好转,宋立强准备春节后就回厂里上班。孙翠芬也信心满满:“等病好了,我还去服装厂上班。好亲戚这么多,日子有奔头!”
孙翠芬告诉记者,她们母女想通过大众日报向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帮助过她们的好心人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安康!好人一生平安!”
“今天我先帮着把‘福’字贴上吧。”说话间,田芹花和女儿来到外间的门口,把 “福”字小心翼翼地贴到了门上。看着红红的“福”字,记者祝愿她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