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0 07:22:00 我要评论
王凯 来源:大众日报□记者 王凯 报道
1月9日,省委新闻发布会召开,省纪委新闻发言人、省纪委副书记、秘书长王喜远发布2011年全省反腐倡廉建设有关情况。
王喜远介绍,2011年省纪委认真履行职责,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既坚决惩治腐败,又有效预防腐败,把握反腐倡廉规律,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着力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80%的县(市、区)
教育乱收费问题零举报
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回应社会关切、顺应群众期待,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认真清理纠正挤占、挪用强农惠农资金问题。规范教育收费督导检查机制,80%的县(市、区)教育乱收费问题零举报。加大药物集中采购监督力度,中标药品价格下降13.2%。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监督检查,认真解决征地和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共建立便民服务机构3.6万个,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
全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比上年下降13.9%,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下降21%。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排查工程建设项目1994个,纠正各类问题8918个。专项治理新发现“小金库”涉及金额2289万元。扎实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过多过滥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撤销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35项,节约资金1221万元,清理党政机关违规公务用车5395辆。
10204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全省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认真贯彻从严治党方针,严肃党纪政纪,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旗帜鲜明惩治腐败。
去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67171件次;立案10165件,其中大案要案2242件,涉及市厅级干部14件,县处级干部177件;结案1031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204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11.6亿元。
省、市、县纪检监察机关自办案件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省纪委直接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16件,涉及市厅级干部11件,集中力量查办了“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涉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通过办案有力震慑了腐败分子,教育了党员干部。
8万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加强教育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开展《廉政准则》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纠正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多占和买卖住房、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国家工作人员管理,全省8万多名领导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制度廉洁性评估试点。坚持和完善廉政谈话制度,全省各级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话1.49万人次,任前廉政谈话1.98万人次,诫勉谈话651人次。省委巡视机构对部分市县进行了第二轮巡视。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有效防治腐败。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我省《实施办法》,提出并实施“6+1”惩防体系工作格局,即完善违纪违法案件有效查处、廉政教育、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群众权益保障六项机制,建立一个科技防腐网络,着力构建山东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直部门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100多项,承诺审批时限平均缩短三分之一以上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全省8个市55个县(市、区)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促进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特大金融票证案 牵出9名厅官
□记者 王凯 报道
本报济南1月9日讯 今天上午,省委新闻发布会召开,省纪委新闻发言人、省纪委副书记、秘书长王喜远发布2011年山东反腐倡廉建设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心的“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相关案情等问题。
据王喜远介绍,2010年12月“12·06”特大伪造金融票证案发生以来,省纪委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案件涉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纪检监察机关先后对涉案的20名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立案调查,其中涉及厅级干部9人、处级干部6人、企业管理人员5人,严肃查处了省商务厅原副厅长郭伟时,淄博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厚亮,新汶矿业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郎庆田等大案要案。目前,已移送司法机关14人,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9人,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工作已接近尾声。
王喜远强调,这一案件的查处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严惩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对任何腐败分子,不管涉及到谁,都要坚决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