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走进博兴厨具节 看未来商用厨房什么模样

2011-10-30 03:50:00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康常 郝安振  本报记者 王福录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10月26日—28日,在博兴举办的中国(博兴)国际厨具节,向我们展示了大型商用厨房的新模样。
  □ 本报通讯员 王康常 郝安振 
    本报记者 王福录

  民以食为天,而“食”不离“厨”。
  10月26日—28日,在博兴举办的中国(博兴)国际厨具节,向我们展示了大型商用厨房的新模样。
    智能——厨具变聪明
  七八箱黄豆,倒进一台机器的嘴里。
  一个小时后,数百斤香味诱人的热豆花,从另一端奉上。
  如果你是一个大餐厅的负责人,有数千顾客想吃豆花,怎么办?展会上,北京一家公司的豆制品设备展示了解决方案。
  一粒粒小黄豆,经机器自动过滤、清洗、浸泡、磨碎,摇身一变,成了豆浆。如想吃豆花,只需触一下按钮,芯片控制的机器自动点卤。
  站在记者面前的这个家伙,不过2米高,占地不大,但它每天能将8万斤黄豆变成豆浆或豆花,供数万人食用。
  厨房设备,正越来越聪明。
  在一台商用蒸饭机前,滨州一家厨具公司员工,正将三四袋大米拆散倒进一台机器入口,员工们高喊“欢迎来吃香米”。
  只见大米被送到机器顶部,洗个澡,然后被分进不锈钢钢槽;芯片控制的小水龙头,自动向槽中注水;大米送入蒸焖区,电脑自动控温。不一会,一盆盆散发香味的米饭,排着整齐的队列,传送出来。员工将米饭装入饭盒,送给围观的人们品尝。
  “这台机器,只需1人操作,1小时能吐出600斤米饭,主要供大餐厅用。”厂家员工介绍。
  而一些智能蒸烤箱、智能电磁炉等,都采用微电脑数字技术,火候能精确操控,厨师气定神闲,就能做出好汤、好饭。
    低碳——厨房要绿色
  烧沸一锅40斤的水,需多少时间?
  展会上,广东一家大型厨具生产商,现场赛技。
  4分12秒,电磁炉上,水开了。
  又过了6分钟,液化气灶上,水才烧开。
  算一算费用,前者耗电1元8角;后者耗气5元6角。
  “传统印象中,燃气似乎便宜,但科技让电磁炉更具优势。”厂商负责人说,他们的核心芯片,运转速度可达1600万次/秒;而通过科技攻关,电磁炉辐射量能确保不妨碍厨师身体健康。
  厨具不仅在变聪明,而且也更“绿色”。
  在金伯特厨具展位上,一个灵巧的浮球式水龙头开关引人围观。员工介绍,酒店厨师烧菜的灶台上,都设有一个小凹槽来供水,厨师炒菜忙,槽上的龙头,常处打开状态,费水较多。而这个浮球,可利用槽中水的浮力,控制龙头:槽中水少,龙头打开;水满,自动关闭。这个小东西,一年能为一个酒店厨房节约水费万元。
  在另一个展位,记者则看到了一个能用膝盖控制的灶台。师傅只需稍一抬腿,就可开关灶具。员工介绍,菜出锅时,厨师一手掌勺,一手持锅,顾不上关炉子。而这个灶台的开关,设计在一抬膝盖就够得着的位置。这个小设计,能为大型酒店厨房每年节省成千上万的燃气费。
    科技——厨房的“核”
  “在这个厨具节上看到的,只是未来厨房的冰山一角。”
  “德国有款万能蒸烤箱,你只要将原材料送进,全自动的食物加工系统就会把数十上百款美味奉上。”全国工商联厨具业商会副会长范曰光说,但这种烤箱的“核”,就在于它的一小张芯片,这功能强大的芯片,国内企业还不能自主生产。
  指着一款商用洗碗机,宁波超胜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经理王明阳说:国内洗碗机,多仿自日本。洗碗机出口处的喷水管,原来日企设计的是一根,国内企业学做一根;后来日企研发用两根效果好,国内企业也仿做为两根。“国内商用厨具,总体上还处于模仿阶段,缺乏创新力。相对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国内商用厨具还显稚嫩。”
  全国工商联厨具业商会名誉会长刘文忠则表示乐观。他认为,虽然五星级酒店厨房等高端市场还是多被国外品牌占据,但行业产值已超1000亿元的中国商用厨具市场,正随着公众消费能力提升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迅猛发展。“这几年,国内企业经模仿、引进、创新,已有长足进步,有的已在某些领域做到尖端。”
  据悉,在此次厨具节期间召开的全国工商联厨具商会理事会扩大会,提出评选“中国商用厨具著名品牌”。刘文忠说,我们的目的就是培育善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未来厨具的竞争,必然是科技创新的比拼。”

解西伟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