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金秋齐鲁文化行:女支书的“文化治村”

2011-10-13 05:22:00    作者:王红军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农民其实很需要文化生活。”在章丘市三涧溪村,年近70岁的韩宝珍大妈以前不愿跟人交流,也很少出门,但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大院,她不仅经常来看看书、读读报,还参加了“庄户剧团”表演队,时不时地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农民其实很需要文化生活。”在章丘市三涧溪村,年近70岁的韩宝珍大妈以前不愿跟人交流,也很少出门,但自从村里有了文化大院,她不仅经常来看看书、读读报,还参加了“庄户剧团”表演队,时不时地参加各种文艺活动。
  其实,“变化”的不仅仅是韩宝珍大妈。这些年,三涧溪村也从原来的乱村、穷村,变成了现在的先进村、富裕村。10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掷地有声地说:“我们就是‘文化治村’,通过文化活动打造一个平台,让老百姓融入其中。”
  说起来,这位女支书颇有传奇经历。1996年,在明水镇中学当体育老师的高淑贞,听从组织和群众的召唤,回到娘家太平村任党支部书记,把一个穷村、弱村变成了富村。2004年,高淑贞再次临危受命,又来到婆婆家三涧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当时,我们全村有3000多口人,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群众大多住着破旧的老房子,上访的、闹事的、孩子辍学的、邻里争吵的天天断不了,在6年里就换了6个支部书记。”高淑贞说:“现在,我们由穷到富,关键是文化活动凝聚了人心。”
  据高淑贞介绍,如今三涧溪村的文体活动开展得非常红火,“我们村两委先后投资60多万建设了多处文体活动场所,还有皮影队、庄户剧团、锣鼓队、舞蹈队、秧歌队、合唱队、门球队等十几支队伍,其中,吕剧《小姑贤》,集体大合唱《歌唱祖国》,舞蹈《春暖花开》以及皮影戏等都多次在全市重大节日进行演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此外,三涧溪村先后投资5万多元建设了农家书屋,投资10万余元建立了包括24台微机、电视、投影仪的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室,经常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培养出了绿涧生态养殖的王元虎等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真正实现了文化大院的精神文明带动经济发展。
  今年28岁的叶贵芬,是村里“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她告诉记者,这个农家书屋有5000多册图书,既有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农科图书,也有中外名著等丰富农闲生活的小说。“全村3384名村民,有80%都来看过书或借过书,这些书很受欢迎。”“现在,村里爱书、爱文艺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说到文化大院对村民的帮助,叶贵芬告诉记者。
解西伟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