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鱼精蛋白”之痛 廉价“救命药”短缺背后

2011-09-16 07:30:00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鱼精蛋白 体外循环手术 救命药
[提要]  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在用的“鱼精蛋白”,算得上心脏病手术最普通的常用药。然而,近期这种一支售价10余元的药突然“缺货”,导致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面向如此大病患人群的“救命药”,为何出现全国大面积缺货?是否属于个例?这一现象背后,又暴露了怎样的公共卫生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在用的“鱼精蛋白”,算得上心脏病手术最普通的常用药。然而,近期这种一支售价10余元的药突然“缺货”,导致部分医院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停滞”。面向如此大病患人群的“救命药”,为何出现全国大面积缺货?是否属于个例?这一现象背后,又暴露了怎样的公共卫生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全国性缺货只能用库存

  记者采访发现,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是心脏病手术最集中的医院。目前这两家医院尚有一定库存,此类手术虽没有停止,但择期手术肯定要等一等。“安贞医院每月约做300台心脏手术。”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张兰说,“一个月前,医院药房就发出预警,‘鱼精蛋白’短缺,市场上采购不到了,只能用库存。”北京安贞医院院领导“特着急”,要求医务处“全力以赴找药,到其他医院购买”。

  据调查,全国很多省份近期出现“鱼精蛋白”缺货状况。在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鱼精蛋白”从今年3月就开始缺了。山东省济南市各大医院也出现了“鱼精蛋白”严重缺货的情况。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外科主任刘鲁祁说:“心脏手术还没停,还有一点存货,月底差不多用完。”

  廉价药利薄停产

  “鱼精蛋白”因为制药工艺要求很高,全国只有三家企业有资质生产。北京市药监局8月上旬发现出现“鱼精蛋白”短缺后,开始监测供求市场,发现这种药品只有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13日表示,“鱼精蛋白”缺货主要是原料供应短缺所造成的。悦康药业集团北京凯悦制药有限公司拥有“鱼精蛋白”药品文号,但这家企业已长期未生产。记者调查发现,“鱼精蛋白”售价低廉利润太薄是企业不愿意生产的主因。

  一种对患者必需的常用药,为什么药厂不愿意生产?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俞雄认为,“鱼精蛋白”的价格长期不变,利润较低,是妨碍其正常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原因。目前在上海,“鱼精蛋白”的零售价为每支11.2元。“10多元的售价维持了几十年,利润越来越薄,药企自然缺少生产积极性。”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好用价廉药”屡屡告急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鱼精蛋白”这样供应告急的临床常用药并非个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丁文军介绍,仅以心脏手术为例,除了“鱼精蛋白”,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和防止心律失常的“利多卡因”,包括与“鱼精蛋白”搭配使用的肝素,近年来都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缺货现象,“而这些药品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价格比较便宜,如‘罂粟碱’每支只要几块钱。”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市场还有部分“常用价廉药”在医院和药店都难觅踪影,比如甘草片、胃舒平、黄连素、酵母片(食母生)等。

  “有些药中标了,但出现了‘中标死’。比如注射用尿激酶是神经科常用药,价格便宜,但医院采购时却发现,所有的中标厂家都不生产。”北京某三甲医院透露,因为购买不到好用又价廉的药,临床上只能给患者用贵的药。     (综合新华社9月15日电)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