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新闻

村民将花生送到收购厂“保值” 老板却卷款跑了

2011-07-13 10:15:00    作者:张希文 刘海蒙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保值 收购花生 老板 被骗
[提要] 莒南县涝坡镇部分村民为了“多卖俩钱”,将收获的花生交给一个出价较高的收购厂“保值”。因为高于市场收购价,村民与收购商约定一年后收钱,可令村民没想到的是,收购厂老板突然失踪,众多村民损失惨重,却又索赔无门。

莒南县元福食品有限公司给村民开具的花生﹃保值﹄借据

  记者调查

  莒南县涝坡镇部分村民为了“多卖俩钱”,将收获的花生交给一个出价较高的收购厂“保值”。因为高于市场收购价,村民与收购商约定一年后收钱,可令村民没想到的是,收购厂老板突然失踪,众多村民损失惨重,却又索赔无门。而在莒南县的涝坡镇,这种为村民“保值”的收购厂多达几十家,而收购厂与村民之间建立合同的前提,仅仅是靠“大家都认识,应该不会骗人”的观念维系。

  收购厂突然人去楼空,村民损失惨重

  涝坡镇王家大庄村村民王怀增种了5亩地,每年两茬轮作,一茬种花生,一茬种玉米、小麦。去年王怀增又种植了5亩花生,秋季收获后便开始出售,当时花生的市场收购价是每斤4.3元,为了能多收入“俩钱”,王怀增和许多村民一样,选择了“保值”的销售方式。

  王怀增说:“当时很多村民都选择了‘保值’,我把花生卖给了莒南县元福食品有限公司。他们的收购保值价为每斤5元钱,当时我一共卖给了他们1461斤的花生米,时间是2010年10月7日,到今年的10月7日就可以拿到7305元钱,中途如果要钱的话只能按照每斤4.3元收钱。”

  像王怀增一样,王家大庄还有十几户村民也将收获的花生以“保值”的方式卖给了这家收购厂。记者调查了解到,仅在与王家大庄相邻的陆家大庄就有30多户,加上方村、高家柳沟村、薄板台村、严家沟村等六七个村,总共有近百名村民以“保值”的方式将花生卖给了该收购厂。

  让村民们想不到的是,今年3月份,该收购厂突然人去楼空,收购厂的老板一家人全部不见了,只剩下空空的厂房。王怀增急忙到涝坡派出所报案,让王怀增更没想到的是,在他报案之前,已经有十多户村民报了案。

  不光“保值”花生,还“保值”人民币

  王怀增还告诉记者,这家人去楼空的收购厂不光以“保值”的方式收购花生米,还以同样的方式为村民“保值”人民币。当时该收购厂的老板王某以远远高出银行利息的回报来吸引村民“保值”人民币,这种“保值”回报远比村民将钱存到银行划算,所以也吸引了一些手头有闲钱的村民。

  “我们村里就有1户,不仅将一万多元的花生米“保值”了,还将家里的一万多块钱也交去“保值”。其它村庄也有将钱“保值”的,都想多赚点钱,却没想到王某跑了。”王怀增说,十多年前涝坡镇就有了花生米“保值”收购厂,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企业跑过。

  据王家大庄村民介绍,这些收购花生米的收购厂很多都有“保值”人民币的业务,许多村民为了多挣钱,也乐意将钱“保值”。而之前,村民的“保值”行为,都能获得收益。

  7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涝坡镇高家柳沟村的莒南县元福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的牌子已经没了,生锈的大门紧锁着,院内厂房的门敞开着随风摇摆。在门前的墙壁上,贴着从莒南县人民法院发出的公告。

  涝坡镇一分管农业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涝坡镇作为莒南县出产花生的主要乡镇之一,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去年加工出口创汇达到6000万美元,占全县创汇比重的三分之一。至于收购企业以何种方式收购,属于民间经济交往,只要企业手续合法,这种市场经济的表现形式与政府部门没有关系。

  “都是熟人”心理,让村民忽视了风险

  莒南县的花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5万亩左右,是有名的花生之乡。涝坡镇共有45个行政村,几乎所有的村民都种植花生,村民们每年收获花生后,大量花生都会及时上市销售,花生所带来的收入也成为该镇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如此大的市场交易量,使得收购厂遍地开花。“高家柳沟村有6户、双山村有4户、张家围子村有3户……”王怀增给记者算了一下,在涝坡镇内,就有20多家花生收购企业,且生意红火。

  在众多的收购厂中,村民为了确保安全,都会选择“认识、熟人”的收购企业,将花生卖到“熟人”的收购厂里,村民们会很放心地拿着一张收据条回家,等待来年拿着收据去领钱。

  王怀增当时销售花生时,就选择了“认识”的收购厂。春节后王怀增曾听说,收购厂以“保值”的高价收购的花生,竟然在低价售出,这曾经引起他的警觉,随后王怀增和同村的王风超去要钱。

  去了之后,两人发现,收购企业生意红火,不断有人将一车车的花生米送进厂子。收购厂老板王某听到二人要钱后,告诉他们,“今天太忙,两天后再来吧。”回去路上,王怀增和王风超商量:“人家生意那么好,咱们又和老板王某比较熟悉,肯定不会出问题。”所以两人又决定,还是到来年拿保值的价。

  大约一周后,王怀增知道了收购厂人去楼空的事实。“以后再也不敢保值了,能卖多少算多少。”王怀增说。

  11日上午,在莒南县涝坡镇派出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起诈骗案件是莒南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负责侦破的,具体案情他们也不清楚。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希文 刘海蒙

  相关链接>>

  不应忽视高收益背后的风险

  针对莒南县元福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诈骗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颐平律师事务所彭海律师,彭律师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接收的有关公司老板卷款逃跑的官司非常多,但是这类官司也非常难打,其中的原因多是涉案老板本身并没有多少财产,在法院判决后执行又会遭遇困难。就目前的情况看,该企业老板已经涉嫌了合同诈骗。

  彭律师表示,首先该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果该公司将吸纳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的话,需要具体调查看是否属于民间借贷,如果用于吸收存款放高利贷则属违法行为。如专门为骗取钱财玩失踪,就属于明显的诈骗行为。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高收益的背后,风险也必定大了许多。”彭海律师说,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不诚信的案件屡见不鲜,花生农户只看到了高收益,而忽视了其背后的风险,这和以前高利贷的情况非常相似。

  同时,他还提醒广大农户,提高防范意识,在进行市场交易时,要对企业的资质和信誉进行考察,不要被表面现象的高收益所欺骗。此外,彭律师还希望能有更多法律人士关注此类诈骗案件,从法律上思考完善法律法规的途径,并且能够为更多的被害农户提供法律服务。

高娜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