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旅游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山东>山东新闻
站内搜索:
蔡名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和谐舆论环境
2005-11-15 10:21:28 作者: 来源:SRC-334
   蔡名照:

    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本届网络媒体论坛以“网络媒体与和谐社会”为主题,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在新形势下对肩负使命的新认识。围绕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探讨网络媒体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我代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第五届网络媒体论坛表示热烈的祝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和谐舆论环境。互联网进入我国十多年来,已经成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拥有广泛的受众,深得公众的喜爱。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影响力越大,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网上舆论环境,关键是网络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准确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传播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和价值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宣传党和政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生动地展示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营造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舆论氛围。

    二、做大做强新闻网站,推动互联网新闻信息事业有序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积极推进互联网有序发展,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在“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指引下,我国互联网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得到充分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一批重点新闻网站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的新渠道。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各类网站中,重点新闻网站的公众信任度最高,是人们求证新闻事件、辨别信息真伪的首选网站。另据统计,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商业网站转载的时政类新闻信息,60%-70%来自重点新闻网站。重点新闻网站为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建设网上和谐舆论环境的中坚力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快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有序发展,使网络媒体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有效管理。发展和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为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营造网上舆论强势打下良好的基础。新闻网站作为我国网上新闻信息服务的主导力量,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运用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创造新手段,真正做大做强,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网民服务,满足广大网民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三、增强法制观念,推进依法办网。法制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这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网络环境的基本保障。依法办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其必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我国80%的网民赞成依法加强对互联网管理。

    为加强对互联网的依法管理,我国先后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法管理互联网提供了法制基础。有关法律法规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网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承担起网络媒体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做到办合法网站,传播合法内容,依法规范服务行为,为网络媒体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推进行业自律,倡导网络文明。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型媒体,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是实现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互联网行业自律,就是要做到自觉维护主流思想、自觉传播先进文化、自觉抵制低俗之风、自觉维护公平竞争,共筑网络诚信。几年来,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的倡导下,我国互联网业界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自律公约和规范,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互联网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自律规范》和《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商抵制淫秽色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自律规范》等。根据这些规范,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取得显著成绩,自律意识普遍增强,自律范围逐步扩大,自律行动见到了成效。但还要看到,少数网站社会道德意识不强,有的为了商业利益置公共利益而不顾,唯利是图,甚至走上了违法的道路。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公众的利益,也严重损害着社会的和谐。必须指出,网络并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更不能成为社会道德的特区,它像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对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必须坚决制止。网络媒体要大力倡导网络文明,自觉遵守自律公约的要求,端正网风,弘扬正气,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是面向公众的,必须对公众负责,因此,也就需要公众的监督。为把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互联网协会于2004年6月成立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一年多来,举报中心接到各类举报21万余件次,举办内容涉及色情、赌博、诈骗等危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举报中心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及时处理公众举报,为净化网络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公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一年多来,举报中心收到公众来信33000多封,对举报中心发挥监督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通过受理公众举报遏制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国际举报热线联合会”已有22个成员组织,这些组织在有关国家的互联网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互联网协会要加强国际合作,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举报中心的建设,完善举报中心职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提倡高品位、高格调,大力传播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什么样的网络文化,对网络媒体来讲是一个重大课题。网络文化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新型载体,也是中华文化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互联网站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牢记这一使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互联网在推进新时期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断出现的互联网新技术使网络服务形式更加多样、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途径更加便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他们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互联网对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网上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网络媒体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高品位、高格调,大力传播先进文化。一方面要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新时期文化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方面大力开发健康网络文化产品,创新先进文化的传播渠道,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广大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同志们,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期盼,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是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孜孜追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不辱使命,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积极营造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祝第五届网络媒体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编辑: 余梁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xinwen@dzwww.com
鲁ICP证:000100号 经营许可证: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