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中华 报道 |
|
|
本报青岛讯在青岛市四方区一片老居民楼中间,有一处叫作“福寿乐”的护老院,住着78位老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20多位,年龄最大的丛素珍老太太前不久刚在这里度过105岁生日。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工作人员最感欣慰的是他们收到了24面老人子女或亲属送来的锦旗,而令他们最为伤心的则是为11位老人送了终。 “福寿乐”仅是青岛市66家民办养老机构中的一处。66处民办养老机构占去了青岛市全部82家城市养老机构的80%,而全市5300张养老床位,民办的就有4300张。“民字号”真正担纲起青岛养老业。 青岛市民办养老机构里的老人们大多是不能自理、需对其“全护理”的一类,护理劳动强度大。如“福寿乐”冬天每周给老人洗一次澡,夏天3天洗一次。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洗澡需要3至4名护理员,脱衣穿衣,翻身搓澡……按四方区民政局孙局长的话说:“民办养老机构首先体现的是服务的优势。” 除外是价格的优势。青岛市民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一般是每位每月600元至1000元,包括住、食、护理费用,有的还替老人负担常见病医药费。据了解,某些硬件条件较高的公办老年公寓,收费均在1000元以上,有的达到1600元,收的还基本上是“自理”型的。民办养老机构在收费上表现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姿态。 据了解,面对市场需求,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也准备适当提价。“福寿乐”目前月收费标准是980元,准备提至1280元。院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即使提到1280元,对于家庭来说也是非常合算的。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呆在家里,一般都要聘专职保姆,费用至少需要五六百元;子女每天都要操心,班都上不好;保姆大都不具备护理的专业技能,老人摔伤及长褥疮是常有的事。 青岛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目前基本是满员的。记者在兴隆社区中心敬老院了解到:院里有床位60张,却住着64位老人——多出的4位老人失去了排号的耐心,硬挤进来,院方只得在较宽敞的房间加床。从登记册上看,已有8位老人预约,排号等待着早日入院。 据了解,即使政府在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政策,绝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目前也只能微利经营,主要原因是其房屋基本上是租赁的。近年来,青岛市房价的飚升带动了房屋租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高房租成为阻碍民办养老机构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