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体系,强管理,彰显个性化服务

2014-07-21 14:37:00来源:中国网 作者:
分享到:

自从开展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创建活动以来,市西供电所以《标准化示范供电所评价考核标准》为目标,以“内质外形”建设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目的

——记山东即墨市西供电所

  

山东省即墨市供电公司市西供电所位于即墨市区西部,现有员工74人,辖区内有21条10千伏线路,92个居民小区,32个用电村,618家企事业单位,934台变压器,9.6万户居民客户,每年完成电费回收近5个亿。

  自从开展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创建活动以来,市西供电所以《标准化示范供电所评价考核标准》为目标,以“内质外形”建设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目的,不断加大创建工作的力度,在“严”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制定了“建立一个体系,抓好两个到位,强化三项重点,实行个性化服务”的创建工作思路,把供电所整个工作纳入了持续发展、阶梯上升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促进了供电所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建立组织体系,搞好基础管理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亮出企业风采。各功能区域齐全并制定了相应的硬件与软件设置要求,制定简洁规范的管理标准,体现出标准化企业的良好形象。

  优化组织机构,科学设置岗位,实现人尽其能。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要求进行供电所定位,设置专业班组和“一长三员”岗位,并且设置本所的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加强基础资料管理,强化制度体系,做到有布置、有落实、有记录。根据工作实际,据实填写各项记录、台账,管理制度、记录、台账和所内的业扩报装、抢修管理、缺陷处理、设备管理等数据统一录入供电所基础资料管理软件中,整理简洁、实用、相互闭环。

  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现场作业标准化,将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对所辖10千伏线路、0.4千伏线路、“四到户”台区,按规定开展设备巡视、检修和缺陷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开展交叉跨越和接地电阻测试,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安全隐患。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管理流程和相关管理办法,“两票”填写规范,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建立健全以所长为供电所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到位。

  为了便于职工掌握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标准,即墨市西供电所根据自己的理解,用30个字把它概括为“定标准、比指标、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抓落实、勇创新、求实效、促管理、上台阶”,进一步强化职工对标准化管理的认知。

抓好“两个到位”,强化“软”“硬”环境管理

  抓好硬件建设到位,打造积极向上的办公、服务场所

  即墨市西供电所创新建立了“五四三二一”运转体系,配置了“小食堂”、“小公寓”等五小设施,完善了安全工器具、备品备件库等两库管理,规范了演练室等三室建设,加强了对营业组、配电组、客户服务室“两组一室”的6S管理,实现了农电MIS系统和电费营销系统的融合,做到了业务信息双向传递,数据共享。同时,全面推广应用国家电网公司VI视觉识别系统,对供电所上墙图版、背影板、标牌等标识进行了更新、更换;按照方便实用的原则,对各功能区重新进行功能划分,并进行了更新改造;制定了统一的上墙公示内容和样式,各类标志清晰醒目,为职工和客户创造了优美舒适的办公和服务环境。

  抓好软件建设到位,从细节入手抓生产,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打基础

  严格计划管理,保证进度,有质有量。每年结合供电所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年度大修技改计划,并分解到季、月、周实施,每月月底召集所有供电所月度例会讲评,创新性的利用幻灯片形式,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线路设备大修技改、低压业扩报装、电费收取、低压线损管理、客户投诉处理、安全管理考核等月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分析、讲评,对下月工作计划进行梳理、审定,保证了工作计划前后承接,确保了计划落实的严肃性,做到了工作连贯、落实有效、资料闭环。

  日常工作定位管理,做到不窝工、不费时。根据“定人、定时、定路线、定责任”的原则,每年编制《供电所专业化定位管理》,将抄表、收费、高低压设备巡视等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定位管理,落实目标责任,提高农电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规范资料填写,提高相关信息的查阅效率。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将资料分类划块,根据岗位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制定了《供电所基础资料填写规范》,确保人员对各项资料能填、会填,并按照ISO9000认证“P、D、C、A”模式,达到闭环要求。

  队伍建设实行约束、教育、爱心“三结合”,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是用制度约束、用经济刺激,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以《供电营业职工文明服务行为规范》为标准,同配电组组长、营业组组长及农电工签定了《聘任合同》、《农电工行风廉政及优质服务责任书》。针对设备技术管理、营销管理等容易发生失误的日常管理工作,研究制定了《农电精细化管理目标责任书》,与工资直接挂钩。

  二是积极开展多项教育活动,引领员工德、智、勤、能全面发展。定期组织员工集体学习,结合实际工作开展讨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公司举办的专家讲座、演讲比赛、唱响《即墨电业之歌》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市西供电公司结合三级培训要求,充分利用视频会议室、演练室等条件,采取现场演练、学习对标等不同的形式,并结合周五安全活动开展岗位专业技能培训。每月每人培训时间不低于8个课时,确保达到“应知应会、三熟三能”,从而提高了员工岗位技术水平,促进了全所人员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的自觉性。

  三是创新实行“三到位”制度,“大家”温暖送员工。即职工有病必到、有喜丧大事必到、有家庭纠纷必到,让职工真正感受到供电所“大家庭”的温暖。

  实施工作成果绩效化,激发员工争先创优。每月定期组织三员组长,针对每名职工的工作情况,根据公司下发的《工作考核评分细则》、《安全管理考核办法》、《优质服务管理考核办法》、《农电工积分制管理办法》进行绩效考核,与工资相挂钩,并作为年终评先选优、“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强化“三项重点”,可靠供电有保障

  强化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提供安全、可靠供电

  在安全工作中严格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深入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实行了施工现场标准化作业,积极使用现场标准作业指导书(卡),细化工作环节,使员工做事有标准,遇障有对策,为实现可控设立了第一道防线。加强了线路及配电设施维护管理,对高低压设备进行定级,按时测量、试验和维修管理,及时清理线路走廊,确保达到标准要求。全面实施了“两清理”工作,对线路色标、相序、防撞标识、杆号进行了完善,共喷刷杆号1200余枝,粉刷防撞标识230多个,相序色标340余套,处理低压缺陷1处。近年来,即墨市西供电所已开展印发安全用电资料、上街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等形式组织用电宣传多次。全所员工没有违章、违纪记录,所辖范围没有发生外人触电伤亡事故和设备损坏事故,全年签发工作票56份、操作票306份、危险点指导卡60份,两票使用率、合格率均达到了百分之百,实现了在控目标。

  强化线损管理,加强降损增效意识

  实施双指标考核,把考核指标责任到人,分线、分压、分台区,分解到月。坚持每月分析线损形成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加大营业普查力度。同时坚持绩效考核形成机制,增强了少损失一度电就多增一点效益的意识。2012年累计完成农村低压线损5.4%。

  强化高标准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农村电网强筋壮骨

  2009年,市西供电所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镇验收,到2012年底共建设村庄32个,占该所所辖村庄100%。在电气化建设中,市西供电所根据即墨市供电公司整体部署要求,一是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新工艺,为电网补充新鲜血液。新更换的环保节能型箱式变压器,设计容量可满足今后3~5年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低压分支线路采用电缆分接箱和地埋电缆,供电半径控制在400米以内。进户线采用6平方毫米铜线,能承担6~8千瓦的用电负荷,全部进行套管处理。电能表箱全部更换为塑料透明产品,不仅安全、美观,而且增加了透明度。为提高工艺、质量标准,市西供电所使用公司设计的低压异型接线端子、T型加强山墙担、多芯集束导线、专用T接接线盒、进线盒、接线帽等创新技术。低压异型接线端子解决了导线接触面不够、电阻过大而引起的开关烧毁现象,专用T接接线盒、进线盒、接线帽解决了导线接头易进水和接触不良问题,达到了安全可靠供电的目的。

  二是在电气化村推广使用远程载波抄表系统和低压台区GPRS自动测控系统,节省人力和时间。实现了远程实时抄表、停送电远程控制、实时线损自动计算、负荷控制等先进功能,使电费抄、核、收完全实现自动化,实抄率、准确率达百分之百。在电气化建设过程中,市西供电所共计新增变压器11台2440千伏安,架设改造高低压线路18千米,安装电缆分接箱21个,敷设电缆3.6千米,更换进户线1.1万米,更换塑料透明电能表箱1491个,安装远程载波表7206只,有效提高了低压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适度超前设计,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施和科技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增强了农村电网,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电力保障。

实行“个性化”服务,打造群众满意供电所

  “一柜通”服务赢赞誉

  营业厅配备了齐全的便民设施,实行“一柜通”服务和“首问负责制”,既为客户设置了宾至如归的环境又缩短了客户业务受理时间,受到客户的欢迎和赞扬。 

  承担起保电责任,做到“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

  即墨市委市政府等机关单位都坐落在市西供电所辖区内,每年市委、市政府大小会议保电、高考、中考保电,大型文体活动保电等等都不低于15次。市西供电所在历年历次保电工作中都是早做打算、细致巡视,从来没有出现过纰漏。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历届政府领导的表扬。

  全方位受理故障报修,贴心服务送客户

  不管客户报修表计以上的用电故障还是表计以下的用电故障,只要拨打了报修电话,不管时间早晚、天气好坏,维修人员都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门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

  拓展电费回收方式,方便客户交费

  针对辖区房屋租赁户数多、临时用电多、上班族多、独居老人多的特点,市西供电所采取了不同的缴费方式供客户选择。同时,他们实行多提醒、勤跑腿、少停电的人性化方式,实现了电费及时回收。

  一是固定场所缴费。在指定的交费时间内,市西供电所按照方便居民缴费的原则,在辖区内设置了10处临时收费点。

  二是银行代扣。对于上班族、做生意、经常出差等较为忙碌的客户,鼓励他们使用银行代扣电费,既方便了客户,又确保了电费足额回收。

  三是预存电费。对公用电部分、临时性用电、季节性和房屋租赁(门头房)等客户,根据其不固定的特点,为其装设IC卡式表预付费电费,预防欠费风险。同时,变“收费到户”为“到户收费”,真情暖人心。在具体的催费过程中,有些客户以往缴费都非常及时,但是可能因为特殊原因,突然某月出现欠费。对于这类客户,收费人员就主动进行沟通了解,实行上门收费。

  特殊服务送特殊人群,不留服务死角

  市西供电所还对其所管辖范围内的烈军属、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客户进行了摸底登记,在供电所建立了特殊服务档案,特殊客户享受安装、维修等多项免费上门服务待遇。

  专车专用,提高服务效率

  市西供电所配备了95598电力抢修服务车辆,与公司95598客户服务系统联动,进一步提高了优质服务水平和处理事故的应急能力。

国家级标准化示范供电所的达标是市西供电所新的努力起点,目前市西供电所正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认真研究农电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硬件、软件、服务水平、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育新理念,实施新举措,推动农电事业和优质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市西供电所经合并后现命名为通济供电所。)

信息来源:国网山东即墨市供电公司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隋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