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等待最优化”导致招聘企业徒劳无获
春节后是企业招工旺季,劳动力供需矛盾表现更为凸显。记者翻看收集的招工简章发现,为招到工人,“投保险、免食宿”、“已婚双职工可分房”等条件屡屡见诸纸上,但即使如此,也难真正打动工人的心。
本报2月19日讯 春节后是企业招工旺季,劳动力供需矛盾表现更为凸显。19日上午,记者探访人流量最大的威海汽车站前广场发现,求职者更是对岗位挑挑拣拣,以致于许多企业的招聘人员每天都几乎徒劳无功。
“小伙子,找工作吗?要不要看看我们公司的岗位?”19日上午,在威海汽车站的站前广场上,四五个招工人员围住了刚下车的荣成小伙刘庆广。18岁的小刘打算在威海找份工作,但看完被塞到手里的招工简章后,没做决定,“再找找看看,得挑个好的”小刘说。记者一直在汽车站前广场观察,发现已到中午,这几个招工人员没招到一个合适的员工,只是忙活着发招工简章。
记者翻看收集的招工简章发现,为招到工人,“投保险、免食宿”、“已婚双职工可分房”等条件屡屡见诸纸上,但即使如此,也难真正打动工人的心。
金猴集团负责招工的王先生说,“节后招工难,年年都这样”。今年,金猴招工条件很宽松,只要满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年龄16-35岁就可以,“每天工作八小时,新职工底薪1800元,入厂满一个月后,公司办理医疗、养老等社保,免费住宿,每天10元餐补。即使这样,王先生站场两天还没招到一个人。
魏桥集团负责招工的赵先生介绍,因人员流动、扩大生产规模等原因,公司今年招收员工数没有上限,“有多少要多少”。为吸引工人,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会为新进员工投缴各类社保,提供免费住宿,宿舍内配备空调、暖气,“已婚职工符合公司住房分配条件的,可购买公司提供的成本价住宅楼。”比王先生强不了多少,赵先生在汽车站呆两天了,也没招到几个人”。赵先生分析,相对于南方发达地区,威海对年轻工人的吸引力不够,“年前在威海工作过的,年后不回来的比例不小”。
当前,求职者的心态可以用“选择最优化”来形容。乳山的李先生初八就到了威海,两天看了不下10份工作。他说,自己才25岁,找工作时看重的是稳定性,希望能长远发展,对具体工种和工资没特别要求,“现在各个企业给的工资都差不多,我看重的还是发展前景。”年纪较大的求职者则更看重福利待遇。42岁的萧先生想找一份焊工工作,他“希望公司能给缴纳保险,工资也能及时发放。”萧先生有技术,因此并不着急,“一定得挑个自己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