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李广福、李义军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4日,记者从菏泽市文广新局获悉,文化部近日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498人的名单中,菏泽有两人上榜。据悉,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分别是:牡丹区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李广福、东明县佛汉拳传人李义军。
本报菏泽12月24日讯(记者 李德领) 24日,记者从菏泽市文广新局获悉,文化部近日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498人的名单中,菏泽有两人上榜。
据悉,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分别是:牡丹区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李广福、东明县佛汉拳传人李义军。
李广福,1941年12月出生于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为唢呐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演奏唢呐。1952年被鄄城县豫剧团录用为乐队唢呐演奏员,后来到当时的菏泽地区豫剧团工作。1981年调到菏泽市(县级)文化馆搞民乐研究和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直到2006年退休。他的哨呐演奏艺术除世传之外,还虚心向其它民间老艺人学习,整理与演奏了一批即将失传的北方吹奏乐曲和技法。
李义军,1955年生于山东省东明县,现为东明县武术家协会副主席,东明县佛汉拳协会主席,国家武术六段,东明县佛汉拳第六代传人。李义军自幼酷爱武术,1966年,师从付保兴、常义增习练掌拳,后从师东明县高村佛汉拳第五代宗师魏仁方、陈云汉、陈书贵学习佛汉拳,因其颖悟超常,练拳刻苦,倍受三位师傅的青睐。
目前,菏泽已有12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即古筝艺术传承人赵登山,枣梆传承人张文英、房灵合,山东梆子传承人刘桂松,大平调传承人何西良,曹州面人传承人李金城,鲁西南鼓吹乐传承人李广福,二夹弦传承人李京华、宋瑞桃,四平调传承人王凤云,鄄城砖塑传承人谢学运,佛汉拳传人李义军。
□小知识
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一)掌握并承续某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非遗传承人应承担以下义务:
(一)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文化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
(二)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和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
(三)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
(四)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
(五)定期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