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5 09:09:00 我要评论
王亚男 来源: 齐鲁晚报 本报8月14日讯(记者 王亚男) 14日,张店一培训学校打出应对“暑期后遗症”的“收心班”招生广告。报名首日就有不少家长打电话咨询。
在培训学校门口,记者见到了前来咨询的王先生。王先生的儿子开学后就上高一了,可是距离开学只有十来天了,儿子还沉溺于暑假的享乐中。尽管王先生反复要求孩子调整作息、预习功课,但收效甚微。
采访中不少家长反映,自己家孩子每天晚睡晚起,每天坐在电脑或电视前。“暑期后遗症”在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开学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很担心。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准新生”的家长都很看重在新环境下孩子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开始。
也有家长对“收心班”提出质疑:“课程跟前期的辅导班是一样的,这不就是换了个名字继续赚钱吗?”张店华光路一开设“收心班”的辅导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收心班”为期6天,课程安排跟前期辅导班的课程是相同的,只是在时间上缩短了。虽然广告刚刚打出,但他们已接到了十来个咨询电话。
淄博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说,“收心班”收心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关键是看孩子平时的自我调整,家长需要慎重对待。淄博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马俊说,“暑期后遗症”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暑期安排的把握不足,“收心班”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要完全依赖收心班,家长更应该和孩子沟通好,合理安排好假期时间,增强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