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一夫妇收养“脑瘫儿” 42年如一日

2012-03-23 07:49:00    作者:申红 隋翔宇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王华堂 1970年 儿子 孩子 脑性瘫痪
[提要] 这一家三口,丈夫王华堂、妻子张翠兰和收养的“脑瘫儿”王群,用42年没有血缘的亲情,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的颂歌。”  听到如此消息的张翠兰不知所措,随后找到丈夫王华堂商量能否收养这孩子。

  □ 本报记者 申红 隋翔宇  

  本报通讯员 张绍贤 骆功信

  每天清晨,在蓬莱海福莱小区内一座居民楼的二楼阳台上,总能看到一对年过古稀的夫妇,搀着轮椅上的儿子做晨练、练习口语发音。这一家三口,丈夫王华堂、妻子张翠兰和收养的“脑瘫儿”王群,用42年没有血缘的亲情,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的颂歌。

  热心收养被弃婴儿

  这本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王华堂是一名志愿兵,自学成才,是远近闻名的“电博士”。他曾经和战友一起点亮了驻地长岛县的第一盏电灯,建造了岛上第一艘小交通艇,是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名扬全军的“渤海深处九个老兵”之一。妻子张翠兰是妇科医生,贤惠漂亮,心肠好、业务精。

  1970年的腊月,天寒地冻、大雪飘飘。忙碌了一天的张翠兰下夜班刚到家,房门便被急促地敲响,夹着寒风,闯进一名面色憔悴的妇女,她哭着哀求说:“张医生,救救我,我已经走投无路了!”

  求助的这名妇女未婚先孕,迫于社会压力的她,听说张医生是个热心肠,就前来求救。张翠兰当晚把这名妇女送到医院,办好了住院手续,并把刚刚领取的38元工资和10斤粮票留给了这名妇女。谁知,十天后她出差回来,值班护士匆匆抱来一名出生3天的婴儿和一张94元的住院费单据,告诉她:“一名未婚女青年在医院生下孩子后就走了,带话说您是有名的活雷锋,孩子拜托您抚养。”

  听到如此消息的张翠兰不知所措,随后找到丈夫王华堂商量能否收养这孩子。王华堂也是一副热心肠,当即同意认下了这个被人抛弃的“儿子”。

  夫妻相约不再生育

  王华堂与妻子为孩子取名王群,希望孩子能合群,也希望全家人能接纳这个孩子。

  谁料想,王群半岁时,突然腹泻不止,送到县医院,大夫发现他眼珠震颤,双腿呈剪刀形交叉痉挛,左手怎么也抬不起来,吸奶嘴时口形也不正常,经检查诊断为脑性瘫痪,可能会终生痴呆。一纸诊断书,使王华堂、张翠兰夫妇顿觉天旋地转。

  张翠兰本打算年底生育个自己的孩子。面对王群苦命的身世,让这位伟大的母亲改变了主意,她对丈夫说:“王群就是我们的亲生儿子,我们攒钱为他治病吧。”终生不再养,毕竟是件大事情,王华堂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同意了妻子的想法。

  为爱尝尽人间百味

  为给王群治病,王华堂写了几百上千封求医信,托付部队的战友分发到大江南北、城市农村,收集了近百个医治偏方,一一给王群试治。

  王群转眼4岁了还不会说话,站不起来。王华堂、张翠兰决定到上海求治。恰逢王华堂所在部队的一条船去上海执行任务。征得领导同意,他们夫妇怀揣着全家仅有的100元“救命钱”奔往上海。

  在上海瑞金医院,一位老教授对他们说:“这孩子的病别说在国内,就是在世界上,治愈率也不足千分之一,就别再浪费钱了。”听到此话,心力交瘁的张翠兰,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上……

  如今的王华堂和老伴都年近80岁。由于长年的操劳,老两口都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每天晚上,他们都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把年过40岁的王群从轮椅抬到床上,然后坐着喘息半天。就在夫妇俩为王群将来的生活担忧的时候,蓬莱市志愿服务协会向全市志愿者发出“传递爱心接力棒”的倡议,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地政府把王群安置到了福利院,了却了老两口的心头大事……

王云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