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生前战友冷宽:雷锋是个爱美的阳光青年

2012-03-19 15:54: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七好 当选人大代表 鞍钢 补拍 海军
[提要] ”3月18日,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上,雷锋生前战友、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说。冷宽说,在部队摄影员张峻经常随雷锋参加活动并拍照,当然,也有些照片是事后补拍的,“但绝不是捏造,是根据实事补拍的。

◤冷宽在摄影展上回忆雷锋生前事迹。 陈文进摄

  徐洁 吉霙 翟楠楠


  “从我见到他第一面起,我就觉得这个兵精神状态和别人不一样,整天乐呵呵的。”3月18日,雷锋事迹大型原创摄影作品展上,雷锋生前战友、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说。1960年1月,雷锋入伍时,冷宽任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参谋。


  5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雷锋是真实的吗?3月18日,冷宽回答了观众的疑问。


  一个小战士,为何能拍如此多照片?


  “雷锋一入伍就是先进。”冷宽说,在入伍仪式上,雷锋被选为新兵代表讲话,“不用‘五好’,‘七好’、‘八好’我们也能做到!”当时,东北的大风吹皱了讲稿,雷锋干脆把稿子装进口袋,开始即兴演讲。


  冷宽说,在部队摄影员张峻经常随雷锋参加活动并拍照,当然,也有些照片是事后补拍的,“但绝不是捏造,是根据实事补拍的。”冷宽特意强调。


  “雷锋不是神,是人,他性格阳光、热爱生活。”冷宽回忆,在入伍、当选人大代表等许多重要的时刻,他都要到照相馆留念。也有人说,在当时的年代,吃饭都成问题,雷锋这样太奢侈。冷宽说,雷锋7岁就成了孤儿,上不养老、下不养小,经济负担不重,当时照一张相两毛钱,雷锋能负担得起。


  做好事不留名,为何都写在日记里?


  “当时,部队经常能收到关于雷锋的表扬信。”冷宽说,比如雷锋路过建筑工地,帮工人搬砖的故事。


  1956年,雷锋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先后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和望城县委当公务员。“爱写东西是雷锋的长处,他善于总结和学习,悟性很高。”冷宽说,不仅仅是记录做过的好人好事,他把生活感受、工作感悟都写进日记里,以反省提高自己。


  “雷锋写日记是给自己看的。”冷宽说,只不过,在他去世后,他的部分日记被结集成书出版。


  朴素的雷锋为何有皮夹克?


  艰苦朴素是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冷宽说,除了大家熟知的帮战友补衣服的故事,在做汽车兵的时候,每次运完水泥,雷锋都把散落在车斗里的水泥打扫下来,最后,经雷锋的手攒起来的水泥有1000多公斤。


  1958年,18岁的雷锋从湖南望城县来到鞍钢,“当时,厂里有援建的苏联专家,工人们经常利用周末举行舞会,有工友看到雷锋整天穿着工作服,就说‘这里是鞍钢,不是农村’,雷锋就买了皮夹克、毛料裤子和皮鞋。入伍后,这些都被他装进小皮箱里,除了当了一次演出服,再没拿出来穿过。”


  “雷锋殉职时年仅22岁,他是一名青年,爱美,也很阳光!”74岁高龄的冷宽将军深情回忆说。

王云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