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临沂市召开 张少军致辞

2011-07-27 14:04:00    作者:袁文潇 金成远   来源:沂蒙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内涵 精神动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要] 根据山东省委和省委宣传部关于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在山东考察期间讲话精神的要求,为大力研究宣传弘扬沂蒙精神,7月26日,山东社科专题论坛——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

  根据山东省委和省委宣传部关于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在山东考察期间讲话精神的要求,为大力研究宣传弘扬沂蒙精神,7月26日,山东社科专题论坛——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

  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少军在致辞中说,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宝贵的精神财富。李长春同志在临沂考察工作时对沂蒙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沂蒙精神的宣传,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她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次山东社科专题论坛——沂蒙精神理论研讨会在临沂召开,各位专家学者带来了沂蒙精神研究的最新成果,这对于指导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沂蒙精神的理论研究、扩大沂蒙精神的宣传,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以这次论坛在临沂举办为契机,按照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沂蒙精神的研究宣传,更好地挖掘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沂蒙精神,以弘扬沂蒙精神为强大精神动力,团结带领临沂市人民为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而不懈奋斗。

  山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龙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近几年研究、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指出,李长春同志在山东考察期间关于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对沂蒙精神作了新的定位,把沂蒙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沂蒙精神新的使命。李长春同志的论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学习研究和宣传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南。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使命感,把深入研究、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提高山东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的重大工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沂蒙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发挥更大作用。他指出,当前,山东省社科界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按照山东省委、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李长春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沂蒙精神,使其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加强沂蒙精神的宣传推介,通过沂蒙精神的宣传教育,积极回答和解决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仰、信念和信任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山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与会专家认为,沂蒙精神不仅在革命年代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将产生深刻影响。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沂蒙精神和新时期山东精神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沂蒙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并加以熔铸、升华,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加新的内涵,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不断焕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动力,使之成为推动山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目标的精神动力,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袁文潇 金成远) (完)

王云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