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1 10:31:00 我要评论
李仁 来源:水母网
喻杨
19日晚11时40分,因抢救无效,经专家组确认,河南姑娘喻杨医治无效死亡。喻杨无偿捐献出肝和双肾,随后,器官移植手术按照程序展开。医生表示,喻杨所捐献的器官能救三条人命,喻杨是山东烟台首例器官无偿捐献者。20日上午,喻杨遗体在烟台火化,骨灰由家人带到即墨安放。“河南姑娘走了,但她还活着!”烟台人为这个姑娘感叹。
河南姑娘喻杨走了
19日晚11时40分,河南姑娘喻杨走了。
19日晚11时许,记者赶到毓璜顶医院时,喻杨的家人和烟台红十字会相关人员集聚在手术室外,等候抢救最新消息。喻杨的家人非常悲伤,她的母亲一直在哭泣。“晚上我和她爸爸进入重症监护室,感觉她在等我们看最后一眼,进去后10来分钟,她就离开我们了。”喻杨的母亲哭着告诉记者,“女儿舍不得走,想看我们最后一眼,我在病床前跟她说,女儿,你如果太痛苦,就放心去吧,家里人都来看你了,同事、朋友也很关心你,没有什么遗憾了。”
手术室外的喻杨家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虽然对奇迹发生不抱多大希望,但大家还是为这个年轻女子感到惋惜。“太可惜了,多好一个孩子,就这么走了。”一位陪床家属说,这几天一直听喻杨妈妈讲述女儿以前的工作和生活,感觉喻杨是一个对待周围同事、朋友很好的女孩,喻杨家人的举动更是让人钦佩。
半个小时以后,毓璜顶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万峰春走出手术室,通知喻杨家人,喻杨因抢救无效,经过专家组确认,宣布死亡。万峰春告诉记者,当晚11点08分,喻杨出现呼吸十分微弱的情况,经过医护人员抢救,没有什么反应。11点10分,喻杨呼吸停止。11点15分,心电图拉直,心跳停止。随后,联合专家组对喻杨进行死亡确认,11点40分,专家组宣布,喻杨因抢救无效死亡。
听到这样的消息,喻杨的母亲顿时泣不成声,在身边家人的安慰下,情绪才慢慢恢复。“没办法了,到现在再痛也要忍。”喻杨的母亲说,喻杨患上脑膜炎后,一度情绪非常低落,喻杨的弟弟就买来心理辅导书,开导姐姐,帮助姐姐乐观生活。在手术室外,喻杨的弟弟一直不说话,但谁都看得出,他心里很想念姐姐。
“没人能体会肾移植病人的痛苦。”喻杨的妈妈说,她之所以决定捐献女儿的器官,是因为她姐姐曾是捐献器官的获益者。“喻杨在上学时是个好学生,参加工作后,对工作认真负责。平时乐于助人、心地善良,曾做过残奥会的志愿者。”喻杨的妈妈说,捐献器官,这既是喻扬的愿望,也是全家人的愿望。她也希望看着女儿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这样不仅可以救人,也有一种精神寄托。
无偿捐献肝和双肾,能救三条人命
19日晚11时40分,喻杨父母在死亡确认书上签字后,获取器官手术随之展开。“获取器官手术技术要求比较高。”万峰春说,一般在病人心跳停止30分钟内,必须完成全身器官的检查,将全部器官取出保存,并在24小时内移植到需要救治的受捐者体内。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昨日凌晨1点,器官获取手术顺利完成。“经过专家组对全身器官的检查,考虑到家属感受,经过和红十字会相关人员沟通,最后成功获取肝和双肾。”万峰春说,器官成功获取后,包裹两层无菌袋,外面再包裹一层塑料袋,及时放在0—7度的恒温箱内保存,随后,在24小时内,移植到需要救治的受捐者体内。
器官获取手术完成后,医院对喻杨遗体进行了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了遗体原貌。“这也是对死者的尊重。”烟台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小姑娘很伟大,捐献三个器官,可以挽救三条鲜活的生命。”万峰春说,他做过很多肾移植手术,看到需要肾移植的病人,因为没有合适肾源,只能忍着痛苦做透析,或者慢慢死亡,他也非常难过。“喻杨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延续,也能让家人及同事、朋友感到安慰。”
她是烟台首例器官无偿捐献者
喻杨成为烟台第一例器官无偿捐献者,喻杨的义举,烟台人不会忘记。“河南姑娘走了,她还活着!”
器官捐献一般发生在亲属之间,比如夫妻、母子间,像喻杨这样在去世后向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捐出有用器官的,烟台还没有先例。而在省内,目前也仅有5人成功捐献器官,挽救了12人的生命。
据介绍,目前需要做移植手术的患者很多,而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患者能够进行手术。“人体器官来源有限,而需求量又大,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毓璜顶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高振利说,我国器官移植手术,供需矛盾很突出,每年有150万尿毒症患者,能够接收器官移植手术的仅有1万余人。在美国这个比例为5:1,英国为3:1。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平均每百万名居民中仅有0.03名捐献者,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尤为重要,国家由此确定山东为首批11个人体器官捐献试点省份之一。
我国肾移植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多患者接受移植手术之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毓璜顶医院从1982年开始,可以进行肾和眼角膜移植手术,但至今也仅做了1000余例。“供体太少了。”高振利说。毓璜顶医院患者库里,有几百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
“希望我们的器官捐献制度越来越成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捐献者出现。”高振利说,眼睛失明的,可以通过受捐眼角膜看到光明;患有尿毒症的,可以通过换肾获得重生……无偿捐献人体器官,能帮助很多人重获生命。(李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