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场未现有害“血脖肉” 市民可放心食用

2011-07-18 10:15:00    作者:孔军强 邹红阳   来源:威海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血脖肉 白条猪肉 淋巴结 槽头肉 甲状腺
[提要]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省一些地市的包子售价低于肉馅的成本价,这些包子馅使用的是我国明令禁止销售的未经处理的“血脖肉”,原因是其价格比正常肉品便宜至少一半。的7月13日,市生猪屠宰办执法人员曾对威海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拉网检查,没有发现含有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的有害“血脖肉”出厂。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省一些地市的包子售价低于肉馅的成本价,这些包子馅使用的是我国明令禁止销售的未经处理的“血脖肉”,原因是其价格比正常肉品便宜至少一半。据了解,“血脖肉”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食用未经处理的“血脖肉”对人体有害,而经处理的“血脖肉”就是市民常称的“槽头肉”,可以食用。目前,山东威海市场上是否存在有害“血脖肉”?威海的“血脖肉”又流向何处?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场上“血脖肉”绝迹

  7月13日,家住威海高区帝王宫附近的市民刘先生买回包子当早点时,想起“血脖肉”的报道,感觉有些难以下咽。刘先生担心,他买的包子是否用了“血脖肉”?近日,不少市民向本报反映了和刘先生一样的担忧。为此,记者到市场上一探究竟。

  7月15日,记者来到威海市区顺河街上一处包子摊,一对夫妇正在包包子。记者询问包子多少钱?女老板回答:鸡蛋韭菜的1.5元一个,肉馅的2元一个。记者试探地问,肉馅不是“血脖肉”吧?女老板说:“哪能买到血脖肉你告诉我,我想买都买不着呢。”不过,她也向记者透露:肉价这么高,做肉包子的都是碎肉和差点的肉,但保证能吃。记者走了几个包子摊点,都没有发现“血脖肉”做的包子。

  据了解,市区大宗肉类主要来自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随后,记者来到该市场北侧一些肉类产品的销售点。

  在一个摊位前,记者问:“有‘血脖子’肉卖吗?”摊主说,没有,可以买点肥肉,肥肉也便宜。

  在另一个摊位前,记者看到案板旁边放了几块带毛的猪皮和一些烂乎乎的肉,便问摊主这些是不是“血脖肉”?摊主王先生说,这是他从白条猪上清除的带毛猪皮和几块囊肉,正准备扔掉。“这些东西没人要。”摊主说。记者询问一名正在买肉的女士知道不知道“血脖肉”?她连连摇头。但问她知不知道“槽头肉”,她表示知道,而且小时候还吃过。王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槽头肉”就是把“血脖肉”上的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这引起东西摘除后的肉,“好多老辈儿威海人都吃过‘槽头肉’。”

  记者在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转了一圈,未发现“血脖肉”的踪迹。

  为此,记者采访了工商环翠分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商所所长姜平。姜平说,市区大宗肉类都来自该市场的七八家肉类经营大户,这些肉是经检验才上市销售的,不可能存在有害“血脖肉”。为了验证这一说法,13日上午10时,该所执法人员对市场内肉类经营户逐一进行了检查,未发现销售有害“血脖肉”的行为。

  “血脖肉”流向何方

  市场上难以见到“血脖肉”的踪影?那么,屠宰企业处理后的“血脖肉”又流向了何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威海屠宰企业的所产生的“血脖肉”数量很少,而且大多尚未出厂就被一些工地和企业的食堂所订走。

  7月15日,记者在文登市健悦肉食品有限公司了解到,一头猪经处理后所产生的“血脖肉”约3公斤。

  健悦肉食品有限公司是威海较大的屠宰企业之一,每天的屠宰数量约200头,按照每头猪约产3公斤“血脖肉”计算,每天所产的“血脖肉”约600公斤,而这些肉都被外地一家企业所订走,根本流通不到市场上。

  威海一些屠宰企业的“血脖肉”也同样多被订走。

  7月15日一大早,威海一家屠宰企业负责人于老板又接到电话,一处工地工头订了当天处理过的“血脖肉”。当天上午,这名工头开车过来准备拉走约100公斤“血脖肉”。

  “谁说不能吃?又没有淋巴什么脏的东西,穷的时候谁没吃过‘槽头肉’,‘槽头肉’就是血脖肉。”这名工头一边朝车上装肉一边跟记者说,民工干活没有大油水不行,肉价这么高,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只能买差点的肉。

  一家屠宰企业负责人于先生告诉记者,白条肉出厂后,剩下的摘除了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后的“槽头肉”卖得很便宜,每公斤约10元,是普通猪肉价格的三分之一,一些工地食堂会过来采购。

  当天,另一家屠宰企业负责人王先生也介绍说,他们摘除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后的“槽头肉”一般被工地或企业食堂等采购,但不进入超市等正规肉店销售。

  “血脖肉”出厂前有害物被割除

  7月15日上午11时,在文登市健悦肉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猪“血脖肉”割下后,仔细摘除里面的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然后将处理后的“血脖肉”放在一边。记者注意到,一头猪“血脖肉”上摘除的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只有二三两重。

  当天,在该公司检疫检验科科长蔡令的监督下,所有被摘除的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均送进病畜无害化焚烧炉焚烧处理。蔡令说,这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的。

  市生猪屠宰办负责人刘晓春说,“血脖肉”是指连接生猪头部和躯干的部分,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富含病毒、激素等物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生猪屠宰环节必须摘除“三腺”即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结,经过检验检疫合格后,方能上市销售。威海对生猪屠宰严格监管,白条猪肉出厂前必须割除“血脖肉”,否则不予盖印“两证两章”,不能上市交易。

  刘晓春表示,如果说白条肉是正品肉,那么处理后的“血脖肉”就属于次品肉,可以食用,只是质地较差。

  据了解,此前外地“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威海进一步加强了屠宰秩序的规范,目前威海的屠宰市场监管较严格,非法屠宰基本绝迹。因此,肉店及批发市场、超市出售的猪肉,不会含有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结等的有害“血脖肉”。

  此前的7月13日,市生猪屠宰办执法人员曾对威海生猪屠宰企业进行了拉网检查,没有发现含有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的有害“血脖肉”出厂。

  处理后的“血脖肉”可以食用

  曾经做过厨师的市民张先生致电记者说,处理过的“血脖肉”是可以吃的,习惯上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是里脊肉,一级是通脊肉、后腿肉,二级是前腿肉、五花肉,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属于三级。“不同肉质都能吃,只是烹调时有不同吃法。”张先生说。

  市畜牧兽医局一名工作人员说,目前没有法规禁止食用处理过的“血脖肉”,因此市民要区分不摘除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的有害“血脖肉”和可以食用的“血脖肉”,以免引起恐慌。

  至于如何区分“血脖肉”是否有害,文登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周大卫说,市民可以仔细摸肉品,如果肉中含有大量的小血包和颗粒,摸上去有明显的颗粒感,这些颗粒和血包等就是淋巴结和脂肪瘤。猪甲状腺呈棕色位于喉头附近气管下部,俗称“栗子肉”;如果发现肉中含有一些灰色或暗红色的肉球,就是淋巴结。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科工作人员说,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接到有关有害“血脖肉”的餐饮投诉。他认为只要生猪屠宰、动物检疫等相关部门严格监管,没有摘除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的有害“血脖肉”就不会流入餐饮业。(孔军强 邹红阳)

王云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