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孙 巍
通讯员 宋洪飞 张道伟 报道
本报日照讯 日前,日照市小花崖村70岁的农民焦见帮,用了不到两分钟,便从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金代办处领到了自己和老伴共110元的养老金。
这主要得益于该市建设的“乡政工程”。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认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水平,比GDP更“硬”的是幸福指数,要看城市居民,更要看农民是否享受到完备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日照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日照市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办法》等几十个文件,着力加强“乡政工程”建设,力促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农民倾斜、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倾斜、向农村困难群众倾斜。
统筹城乡发展,日照市推出全域化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投入,文化、医疗、社保等领域全面开花。五年来,财政累计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资金达到238.1亿元,发放农民各类补贴23.7亿元,新建农村住房12.7万户,改造危房2.8万户。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国家试点市域全覆盖,农村困难家庭可得到临时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生活救助三类临时救助。去年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使药品价格降低49.7%。所有乡镇街道都建起了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建成率实现100%,农家书屋覆盖率达90%,“15—20分钟公共文化圈”正加速形成。
“乡政工程”建设的发力,极大提升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市目前273个农村社区均建有“一厅”(综合服务厅)、“两栏”(公开栏、宣传栏)、“十室”(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室、社区卫生室、警务室等),并配建了幼儿园、慈善超市、金融保险以及农资供应、科技信息咨询等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7.4%,150多万农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