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活的
国学不是死人的学问,如果像解剖尸体一样进行研究,就会失去学术活态,再漂亮的经典也成了死学,死学即死穴。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周易》,有人曾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
国学不是死人的学问,如果像解剖尸体一样进行研究,就会失去学术活态,再漂亮的经典也成了死学,死学即死穴。穿上长袍马褂,国学便被装进了棺椁,是真的,但不是活的。
□ 徐宏力
我让学生读《周易》,他看我的眼神像观察出土文物,精细而好奇。“算命很荒唐,对吧?”我问,他没回答,我知道说到点了。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周易》,有人曾说,我国学校校训之最佳者,当推清华大学的校训,因为它表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清华前辈挑了又挑,拣了有拣,选了又选,从博大精深的典籍中,抠出来最要紧的八个字。一位清华毕业留校的教授后来当了校领导,他说,年轻的时候对“自强不息”体会得深,年龄大了对“厚德载物”体会得深,这八个字指导了自己的一生。听了我的介绍,弟子的眼睛亮了,眉间竖纹舒展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知道他在努力,甚至吃力地读《周易》,我喜欢一根筋的学生,现在这种人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喜欢使巧劲儿,不喜欢使蛮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跟先贤圣哲学习,比跟我学强。从上古的伏羲画符,到中古的文王演周易,再到近古的孔子做传,这本奇书写了两千多年,功底深着呢。
其实当老师挺容易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然后就可以喝茶了;清醒的学生比我们聪明,一代胜过一代,否则,社会便无法进步。教授的责任就是防止学生犯糊涂。反过来想想,当老师也不太容易,难得找到那句合适的话,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听力。老师的话这个弟子听着顺耳,另一个就可能听着耳堵。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以抽象为两个关键字:一个是“易”,纵向求变;一个是“和”,横向求融。自强不息讲“易”,要发展;厚德载物讲“和”,要包容。包容是因,发展是果。包容性强,喜欢吸收有益的东西,就能发展。杂食的孩子长个儿、长肉,也长脑子,如果少年发育不良,“小老样”,肠胃功能大多虚弱。
国学与时俱进的特征可以用《周易》的“易”字来概括,“生生不已之谓易”。古人用字俭省,因为那时没有纸笔,更没电脑,要在竹片、龟甲、兽骨上刻字,这文化活儿却是麻烦事。但《周易》的作者不烦,用了两个“生”字,第一个说“生存”强势,第二个说“再生”强力。国学不是死人的学问,如果像解剖尸体一样进行研究,就会失去学术活态,再漂亮的经典也成了死学,死学即死穴。穿上长袍马褂,国学便被装进了棺椁,是真的,但不是活的。“返本开新”是条活路,从生存焦虑走向发展躁动,解决了发展问题,生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变则久”,世界上永远不变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变”。有些海外汉学家把《周易》书名翻译成“变化之学”,这便看到了本质。任继愈先生视文化为流水,既有继生性,也有再生性。过去是源,现在是流,未来是流向。人不可能两次蹚过同一条河流,当你再次过河时,先前的河水已经入海。国学的本质特征就是重塑,普世通过个性展开,永恒通过变体运行。那些已经形成的结论,还要不断再形成,每一次结论都是再结论的前提。宋明理学包含着佛学内容,不能因为释迦牟尼是印度王子,就否认朱熹做的是中国学问,如果孔子活到宋朝,也不会像先秦那样说话。
从词性上看,国学是名词,从内容上看,国学是动词。求变是正宗国学,不变是腐儒国学。“新国学”中的“新”字只有强调作用,如果我们接受过程国学的看法,“新”字也可去掉。只要是真国学,就一定是新的。仅仅重视静态的历史,认识的局限就多,不重视动态的过程,看法本身就有局限。
责任编辑:刘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