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青未了>闻香

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

2013年04月09日 13:39作者:颜炳罡来源:齐鲁晚报

如果说孔子的生态意识只是要求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的话,那么战国时代的儒家人物如孟子、荀子等则主张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而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含有深刻的智慧,很值得全世界的人们去思索。

  如果说孔子的生态意识只是要求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的话,那么战国时代的儒家人物如孟子、荀子等则主张生态系统的平衡。
  □ 颜炳罡
  天人合一是当代社会颇为流行的学术术语。这一学术术语之所以广为流行,是因为这一观念既显示出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又显示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特有方法,总之,这一术语代表或体现了中国性。而在中国,首先提出这一观念并加以系统阐述的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
  在儒家那里,天人合一主要有两个向度:其一,由个体而达成的与天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是指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可以通过自身德性修养、践履而上契天道,进而实现“上下与天地合流”或“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易传》所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乐天知命”都是指这种天人合一之境。其二,天人合一是指人类群体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前者所说的天是德性之天、义理之天,后者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但无论是个体生命中的天人合一,还是人类群体与自然意义的天人合一,天都是人类生命的最终根源和最后归宿,人要顺天、应天、法天、效天、最终参天,在这一点上,二者是相通的。
  前一个天人合一与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暂且不论。后一个天人合一则含有大量的生态智慧,很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以应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都认为,人及其世界的一切都是天地创生的,人来源于天地,源于自然。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百物生焉”当然人在其中。《易传》也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乾指的是天,坤指的是地,乾成就万物之始,坤成就万物之生,这就是说万物都是由天地创始创生的。荀子说得更加明确,“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在儒家看来,自然界不是一片混沌,而是井然有序的有机系统。天地既是人与万物创生者,又是人与万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场所,人最终源于自然。
  儒家认为,天地创生人类,创生了万物,在万物之中,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自然界有了人,自然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易传》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天地之大德,上天有好生之德,因而人作为万物之灵,应当尊重、爱惜一切生命。依儒家观点,一切生命都是天地之道的呈现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生命与蝼蚁的生命都具同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马棚失火,孔子之所以问“伤人乎?不问马”,其故恰恰在于马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哪怕是奴隶的生命相比,可谓无足轻重。在这一点上,儒家与佛教徒区别开来。佛教主张食素、不杀生,儒家认为,如果将这种理论充类至尽即推至极致,那么人类只有都变为蚯蚓才能做得到。不过现在生物学知识告诉人们,即使做了蚯蚓也办不到,因为蚯蚓的食物也是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已。  如果说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平衡是不自觉的话,那么人有责任、更有义务将这种盲目的、不自觉的生态平衡转变为自觉的生态平衡或者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儒家认为人这样做了就是顺天而行。孔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鱼而不用网具断流捕鱼,射鸟而不射杀归宿之鸟,这说明孔子对生物不会赶尽杀绝,而是给生物以生路,更不会对其他生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进行偷袭。“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刳胎杀夭、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等都是对生物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不过孔子没有将此仅仅停留在生态层面,而是上升到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待此类事件,认为这种过度消耗生态资源的行为是国家、民族不祥之兆,故“君子讳伤其类”。
  如果说孔子的生态意识只是要求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的话,那么战国时代的儒家人物如孟子、荀子等则主张生态系统的平衡。《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从孔子不主张对生态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到孟子的如何才能实现生态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儒家的生态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荀子对此的论述更加具体,他明确告诉人们,斧斤什么时候不可入山林,数罟什么时候不能入湖泊江河,怎样才能称为不违农时。他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应对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今天的生态灾难,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过度贪欲而滥杀滥伐、无节制开发的结果。
  1988年1月,当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少学者对此发出质疑,其实这种质疑是没有道理的。孔子,不仅仅是孔子那个人,而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是儒家文化传统的代表。就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而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含有深刻的智慧,很值得全世界的人们去思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