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欣 报道
本报青岛讯 李汉昌是青岛市李沧区军转办的副处级干部,今年春节后,他没有继续在区政府机关上下班,而是到李沧区楼山街道翠湖社区,成了社区工作组副组长。两个多月来,李汉昌和工作组的同志一起,到社区居民家中走访、组织举办社区招聘会、盘活街道的市民中心等,忙得不亦乐乎。
李汉昌是李沧区百名机关干部进社区活动的代表之一。今年年初,李沧区为切实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健全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一进二帮三提升”活动(机关干部进社区,帮社区谋发展、帮群众解难题,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党群干群关系),选派100多名机关干部沉到社区一线,抓党建、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
李沧区改变过去一人挂职的做法,由多人成立工作组进驻社区。每个工作组设组长1名,由社区所在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设副组长1名,由区直机关或街道1名处级干部担任。区直机关干部担任副组长的,同时兼任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每个工作组包1个社区,驻点开展工作。工作组安排工作人员4-5名,从区直机关和街道科级干部中抽调,安排1-2名副区级领导干部包点联系。
为确保活动真正取得成效,区里成立专门调研组,对全区123个社区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逐个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所辖社区的各种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规定:进社区的指导组每批次时间暂定为1年,力争用3年时间将所有社区轮派一遍;但如果到期进驻社区有问题得不到解决,指导组将继续进驻,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严格的考核制度,督促下派干部真正把心思放在了社区工作上。司法干部高佃智所在的指导组进驻湾头社区后发现,80%的居民都反映小区物业很不到位,130余户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居民和物业公司关系紧张。高佃智带领指导组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起了有规律的答复制度,每个周六上午,指导组放弃休息,与街道办和湾头居委会工作人员坐在一起会商居民反映的问题,并于下周二给居民答复。目前这个答复制效果不错。高佃智他们相信,一年下来这个社区的问题都会相继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