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的体检中心,市民正在排队进行体检。□李媛 报道 |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渴望越来越高,体检成为很多市民每年必修的“健康课”。从一种单纯的医疗行为逐渐膨胀为一个存在巨大潜力的市场现象,体检却正在成为饱受争议的“看病贵”现象中的一支“新军”。
□ 本报记者 李媛
入职体检费周折
今年10月份,刚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的申海月到一家外贸公司面试后成绩优秀,一周之后小申接到了录用通知,同时公司提出还需要她出具一张体检合格单。令小申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张体检单却让她费劲不小。
原来,接到公司电话的第二天小申就去了医院体检,但几家医院跑下来,都因为价格太高没做成。“基本上心脏、胸透、血常规什么的每家都有,算下来怎么也得花个四五百元,我真是不舍得。”小申告诉记者,出于节省,她两天辗转跑了四家医院,最后经朋友推荐从李沧区跑到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好歹把体检给作了。
“考虑到她是入职体检,主要是常规项目的身体检查,最后她一共才花了93元。”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刘燕平介绍。
为什么入职体检要这么大费周折?刘主任介绍,现在各医院都看中了体检这个市场,纷纷推出了基本套餐,从而使以前单纯的体检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比方说,对于毕业生入职体检来说,腹部彩超等都是没必要检查的,但套餐不做却不行。
高端体检费用超万元
事实上,体检费用的提高,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现象。12月22日,记者走访岛城年底体检市场发现,不论是公立医院的体检中心还是专业民营体检机构,都针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推出了各种体检套餐,高端体检套餐的增多尤其明显。
以海慈医院、市中心医院等为代表的医院还是主推普惠型套餐,但是根据百姓自身需要还可以增加项目提高档次,但是最贵的套餐价格也没有超过1500元。而青医附院、市立医院、401医院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的高端体检套餐价位也着实高,6000元—8000元的套餐已属奢华,401医院最高17000元的体检套餐更是开出了“天价”。
到底这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豪华体检套餐贵在何处?青医附院体检中心王主任介绍说,除了肝功全套、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高端套餐包含了血流变、血钙、全套彩超、骨密度等20多个项目检测,主要是为白领、企业家等几种人群量身定制的。
“17000元的套餐主要贵在专门筛查肿瘤的PEC—CT和心脏血管造影检查的640CT两个大项,仪器本身造价就高,再加上全身都查个遍,自然价位会高些。但选什么样的套餐完全由市民自己决定。”401医院体检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种高端体检从去年开始备受以私营老板、企业高管为代表的个体高端消费人群青眯,预计今年占到全部体检人数比例的15%。
民营公立都来“掘金”
随着体检市场日趋升温,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上至公立三甲医院下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一些民营私人医疗机构,纷纷投身体检市场。
原本只把体检科室作为附属科室的公立医院,纷纷转变思路,将其打造成环境优雅、设备齐全、服务周到、自收自支的独立部门;而私营的体检机构也毫不示弱,不仅大打价格战推出各种低价位套餐,财力雄厚的公司甚至购买专业的体检车送服务进社区,着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体检行业可谓是鱼龙混杂,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
近日,市民郝女士在自己社区内停车时收到一张体检卡,据说免费检查身体各项指标,于是郝女士就带着母亲来到卡上标注的这家体检中心。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各种检查后,郝女士被告知母亲健康状况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心脏病和动脉硬化非常严重,医生建议抓紧治疗,并给开了一些药说是最新产品。后来,郝女士又带着母亲到市立医院作了个体检,发现老人的心脏没有问题,动脉硬化也只是轻度的。
“目前,青岛大大小小的体检机构近30家,出假报告忽悠卖药的情况确实有。”一家健康体检中心的副总李阳坤表示,专业的体检中心和更加细化的身体检测是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市场拉锯战将自动淘汰一批因资金链短缺而无法维持的小型个体体检机构,因此初期的不规范竞争是必经过程。
据记者了解,体检中心的经营执照由卫生局颁发,工商部门只负责具体的经营行为,目前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行政部门来监管,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行业发展以及价格波动只能靠市场自身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