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

青岛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已成支柱产业

2011-09-02 07:40:00    作者:李魏   来源:青岛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企业 转企改制
[提要]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新时期,青岛文化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包括影视传媒、演艺娱乐、文化产品研发制造、出版发行印刷、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节庆会展和文化旅游业在内的青岛八大滨海特色主导性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本报讯 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新时期,青岛文化产业的优势日益凸显:包括影视传媒、演艺娱乐、文化产品研发制造、出版发行印刷、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节庆会展和文化旅游业在内的青岛八大滨海特色主导性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统计显示,2010年青岛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36.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7%,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市新的支柱性产业。

  市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

发展办公室主任周连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岛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规划指导、政策支持、专项资金扶持、提供公共服务等办法,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几年,青岛相继出台了《青岛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以及《青岛市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形成了财政、税收等较为完善的文化政策体系。以专项资金的设立为例,从2008年起,我市每年都设立5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从2009年开始,随着相关“方案”和“意见”的出台,全市的文化体制改革及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有效地推进了管办分离,政府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实现了根本转变。以改革促发展,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截至2010年,我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4900余个,文化产业个体经营户7291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4%。其中我市重点培育的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文化企业就达 87家,形成了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好、综合实力强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使一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出版集团、青岛新闻传播网络有限公司、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2强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其中2009年正式改制的青岛出版集团,在2010年实现全年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双双超过18亿元,在全国出版社中综合实力跃居第19位,在全国副省级出版社中排名第一。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许多文化产业园区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以建设品牌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为重点,目前青岛已经建设了青岛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创意100产业园、达尼画家村、1919创意园等26个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与此同时,华强高科技主题公园、海上嘉年华、凤凰岛影视创意城、“城市记忆”老村巷等20个总投资额512.84亿元的文化产业大项目成为推动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本报记者 李魏)

刘宝才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