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

进一步论证迁建选址 殡仪馆搬迁年内有大动作

2011-05-05 09:19:00    作者:   来源:青岛早报  

昨日,青岛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凯做客“民生在线”与网民在线交流。王凯:对城市所有孤儿给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自2011年1月1日起,城市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农村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

  早报讯 昨日,青岛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凯做客“民生在线”与网民在线交流。网谈中,殡仪馆搬迁、殡葬收费等问题成为网友热问的焦点。

  年内推进殡仪馆搬迁工作

  在“民生在线”网谈中有多位网友提出:市殡仪馆占据了四方区的中心位置,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占地面积不足100亩的殡仪馆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殡葬服务需求,尽快实现殡仪馆搬迁顺应民心,对周边市民的生活

质量也有极大的改善。

  对此,王凯表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搬迁市殡仪馆建议之后,市民政局曾多次与发改委、规划、国土、园林等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多次赴相关区市进行选址,寻找适合殡仪馆相对长期发展之地,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民政局,与有关区市密切协作,就市殡仪馆迁建选址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现场勘察和比对论证工作,提出了倾向性方案意见,相关部门将进一步论证。据了解,推进市殡仪馆搬迁已列入今年全市民政重点工作,争取年内取得较大进展。

  殡仪馆收费低于同等城市

  对于市民咨询的殡仪馆各项收费的问题,王凯介绍说,多年来,我市殡葬事业服务中心严格执行省、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并将各类服务收费明细公开上墙,并通过报纸、网络等公布于众。目前,市殡仪馆的运灵、火化、寄存、礼厅等主要项目收费标准均低于国内同等城市的三分之二标准。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市殡仪馆还主动取消了经物价批准的骨灰瞻仰门票、公厕等收费项目。据介绍,市殡仪馆的殡葬收费最低为(不含特困居民)686元:运灵280元,车辆消毒费20元,大众告别厅80元(含整容费20元),搬运费60元,普通炉火化费156元,骨灰盒50多个品种从90元至上万元价位不等,由丧属自行选择,不论哪种价位的骨灰盒均可在殡仪馆骨灰楼办理寄存。(记者 于小阳)

  部分网谈实录

  网友:今年的“慈善一日捐”已经开始了,这笔钱准备用在什么地方?

  王凯:这笔钱主要用于明年全市的慈善救助。主要有:“心连心”助医、“慈善圆梦大学”助学、“慈善帮困技能培训”助困、“慈善春节送温暖集中行动”;“慈善爱心防止残疾、减少残疾”救助项目;“慈善120急救车”项目;“见义勇为慈善基金”;“慈善拥军”项目及增设慈善灾害应急救助预备金。

  网友:婚礼式颁证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登记的时候必须参加?

  王凯:所谓 “婚礼式颁证”,就是婚姻登记机关应新婚当事人的需求,在为当事人颁发结婚证的同时,为当事人举办一场简短的婚礼仪式,新郎新娘的亲朋好友可现场共同见证。这对新人就可以在婚姻登记机关享受到办理结婚登记与举行婚礼仪式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婚礼式颁证”需提前到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预约。“婚礼式颁证”是新人自愿选择的一种方式。

  网友:请问社会散居孤儿在生活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

  王凯:对城市所有孤儿给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自2011年1月1日起,城市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农村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为每人每月1100元。城乡散居孤儿享受医疗救助、教育免费、廉租住房优先等一系列保障政策。

  网友:请问到底哪条路是劲松七路?

  王凯:劲松五路及劲松七路是1995年市政府依据《青岛市地名管理条例》对浮山后区域命名的规划道路,劲松五路位于现鲁信长春花园与湖光山色之间,为规划七号线;劲松七路位于体育中心西侧。造成混淆的主要原因是劲松五路、七路多年来没有修建完成,路牌设置部门无法设置路名牌,部分居民误把规划七号线对应为劲松七路。

  网友:青岛从1991年开始对死亡居民的骨灰撒海活动推行有20年了,什么时候能让市民家里死亡的宠物猫狗安息大海?

  王凯:从目前情况看,国家尚未有宠物殡葬的有关条文规定,民政部门只负责去世公民的殡葬问题。关于死亡宠物的撒海问题请与环保部门联系。

刘宝才

相关阅读

 

您对其他相关新闻感兴趣,请在这里搜索

自定义搜索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