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聊城
本站搜索:

再遇突发情况不会严重停水

2012-08-22 14:58:00     作者: 刘铭    来源: 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群井 水源地 自备井 供水量 停水 双保险 井口 地堑式 聊城 水污染治理
[提要] 21日,2012年聊城环保世纪行启动仪式举行,活动主题为“加强水污染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这是聊城第17次举行环保世纪行活动。

2012聊城环保世纪行启动
  本报聊城8月21日讯(记者 刘铭) 21日,2012年聊城环保世纪行启动仪式举行,活动主题为“加强水污染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这是聊城第17次举行环保世纪行活动。
  根据齐鲁环保世纪行组委会部署,结合聊城实际情况,今年聊城环保世纪行活动确定主题为“加强水污染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聊城过境河流有黄河、卫运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及其骨干河道。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道支流近200条,大于300平方公里的10条,100至300平方公里的34条。
  境内还有多处地表水蓄水工程,临清境内有红旗渠水库,高唐县境内有四湖,东昌府区有东昌湖、谭庄水库、中华电厂水库及徒骇河橡胶拦河坝等。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为聊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当天,聊城环保世纪行小组重点对东阿县海河流域迎检工作完成情况和洛神湖湿地、东阿下码头水源地,聊城市东郊水厂进行了调研,并就饮用水安全举行座谈。
  本报聊城8月21日讯(记者 刘铭) 21日,记者从水务集团获悉,随着东聊引水复线工程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区居民用水上了“双保险”,如遇突发情况,两条管线可立即进行切换,不会出现严重的停水问题。
  据介绍,目前城区自来水来自东阿下码头岩溶水水源地,从水源地到水厂,直到居民打开水龙头,才能看到东阿水。东阿县下码头水源地于200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将优质东阿岩溶水通过43公里封闭管道输送到聊城市城区。水源地位于东阿县牛角店镇下码头、周门前村附近,南依黄河北岸,东西以两条南北向断裂带为界,形成了一个“地堑式”天然溶洞,形成地下水库,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面积约1.5平方公里。岩溶含水层位于地下300多米,与上层浅表水有200米的石层和30多米的粘土层相隔。目前,已经打井16眼,每眼井深320余米,日均供水量达5万立方米。
  1999年聊城实施了东聊引水工程,并于2000年6月竣工通水。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区供水量大幅度攀升,再加上供水设施设备老化,城市供水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为此,聊城市启动了东聊引水复线工程。工程总投资7140万元,全长48公里,穿越东阿县、茌平县、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4县区、9个乡镇、70个村庄。
  “这样一来,城区居民用水上了‘双保险’,如遇突发情况,两条管线可立即进行切换,不会出现严重的停水问题。聊城城区用水的安全保证率也由原来单线运行的75%提高至95%。”水务集团润达水业公司生产经理冯洪旺说。
  针对水源地水源安全,工作人员每天对水源地周边群井进行两次巡视检查,每天一次对43公里供水管线进行巡查。水源地供水完全采用密闭式,沿途井口和管道排气阀都做了严密的安全防护,井口全部采用水泥地面硬化,外露的井口在加铁盖板的基础上再加一次铁板防护罩,使井口与外界双重隔绝,周围还有红外线警报装置,屋内有24小时摄像头监控,为的就是防止有人搞破坏或蓄意投毒。
城区自备井 将集中清理整顿
  本报聊城8月21日讯(记者 刘铭) 21日下午,在饮用水安全问题座谈会上,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岳建国表示,目前城区还有不少自备井,近期将集中清理整顿。 
  据了解,目前城区平均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接近9万吨,按照污水量为供水量80%的标准核算,城区供水量应接近11万吨,而公共供水量平均每天6.3万吨,据此推算,应该有4万多吨的水量是自备井供应的。去年,在排查整顿自备井过程中,已排查落实的自备井就高达701眼。 
  “自备井的存在,不但使公共供水资产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聊城形象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而且造成污水处理费等规费的巨额流失,致使应该拨付给污水处理厂的运营费用不到位。”为此,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岳建国表示,近期将集中清理整顿,尤其是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居民小区、洗浴中心、洗车点等行业私打、启用自备井的现象。

隋乔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