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7 10:00:00 我要评论
刘铭 来源: 齐鲁晚报 在6日召开的市政府第十次常务会上,原则通过了《聊城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该规划,聊城市将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临时性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高龄津贴制度将逐步扩大范围,提高发放标准,每年将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免除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的新农合参合基金。
全市60岁以上老人将超百万
“十二五”期间,聊城市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聊城市老龄办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10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至18%左右,年递增率为4.4%,年均净增老年人口4万余人。
数据显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6.5万人左右,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超过15%,年递增率6%左右。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达到60万,空巢率超过70%。
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至27%以上。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对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文化建设、代际关系等方面带来重大影响。
针对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实际,《聊城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从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文体活动等七个方面做出全方位的安排。
廉租房保障扩到老年人家庭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和住房困难的纯老年人家庭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农村贫困老年人无房户和危房户优先纳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临时性生活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高龄津贴制度,逐步扩大发放范围,提高发放标准,有条件的县可将发放高龄津贴的范围扩大到8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鼓励村(居)集体组织对老年人给予多种形式的养老补贴。
乡镇要建老年人活动中心
根据市老龄办的最新统计数据,随着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种设施持续增加,目前全市老年活动中心(站、室)3876个。据规划显示,老年文体活动设施纳入城乡公共设施、新建住宅小区、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规划。
文化惠民工程将增加面向老年人的项目。市建立1所综合性老年人活动中心,各县(市)区和各乡镇(街道)至少要有1处示范性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村(居)全部建立老年活动场所,并添置影视器材、信息网络器材、体育器材、书籍和音像制品等。
另外,将扩大公办老年大学(学校)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到“十二五”末,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网络,注册老年学员达到老年人总数的10%以上。
医院要设老年门诊和病房
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制度,将老年人全部纳入,提高贫困老年人医疗救助水平。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免除农村70岁以上老年人的新农合参合基金,其资金由各县(市)区财政支付。
政府兴办的各类医院都要设立老年门诊和老年病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增加方便老年人就诊、治疗、护理、康复等设备器材。确定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为老年病防治机构,市第四人民医院为爱心护理院,各县(市)区至少要安排一所综合医院为老年病防治机构。
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基本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服务床位达到1.6万张,每百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1.7张。到2015年,城乡各类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以上。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