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聊城

未参赛先获奖 聊城现骗局不少家长掉入圈套

2011-07-11 13:58:00    作者:楚诗韬   来源:聊城新闻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家长 获奖作品 参赛 定金 目标
[提要] 因为有疑虑,他们并没有立即将钱汇过去,眼看到了汇款截止日期,6月30日,不愿打击孩子积极性的李女士经过咨询后便将500元定金给对方打了过去。当日晚,李女士在浏览网页时发现外地有不少人经历过类似的事,所谓的颁奖不过是骗局一桩。

  “爸爸妈妈,我的作文获全国大奖了!”4月份的一天,就读于城区一小学的小可(化名)一回家就飞快地从书包中拿出获奖通知向父母展示。小可的父母看过“获奖通知”后,高兴之余不禁纳闷起来:孩子的作品虽没少获奖,可从没参加这个比赛,怎么就获大奖了呢?
  
  要领得“大奖”
  须先交500元定金
  随后,小可的父母看到通知上还写着,“你的作品将编入《中国青少年优秀作品选》”,他们可以来参加7月29日的颁奖典礼,但需要个人负担费用2680元。可在7月5日之前把500元定金汇过去,如果要书的话,起步价是288元(共10册)。
  因为有疑虑,他们并没有立即将钱汇过去,眼看到了汇款截止日期,6月30日,不愿打击孩子积极性的李女士经过咨询后便将500元定金给对方打了过去。
  当日晚,李女士在浏览网页时发现外地有不少人经历过类似的事,所谓的颁奖不过是骗局一桩。
  第二天一早,李女士给对方打去电话要求退还定金,对方称正在开会半小时后回过来,结果一上午过去了,李女士始终没接到对方的电话,下午再次把电话打过去,一位男士说,定金退不了,要用这个定金给孩子做奖杯和证书。无论李女士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给退这500元钱。
  随后,李女士又多次与对方联系,依然未果。
  
  家长“将错就错”
  对方或许抓住商机
  “说实话,我真不在乎这些钱,重要的是他们这种行为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李女士说,她联系了北京晚报的一名记者,希望对方能对此进行调查。另据记者了解,我市城区有不少小学生都收到了类似通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收到通知的这些小学生,每个人都在媒体上发表过文章。接到这种通知后,不少家长都有些疑虑,不过最后都将钱寄了过去,“钱又不多,而且看着孩子这么兴奋,不忍心打击他,不管获奖是不是真的,却真能起到激励作用”,对于为何最后将钱寄出,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对方可能就是从报纸上寻找‘目标’的。”一出版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发“获奖通知”的公司,平时专门关注各地的报刊、杂志,收集资料,一旦发现“目标”,就会根据作品后附的作者资料,发获奖通知或入选通知。接下来就可能有以下结果:这类公司具备出书资格,收到一定数量的汇款后,他们可将这些“获奖作品”结集成册,并将印刷的书籍邮寄过去。还有一种可能是,这根本就是家“黑公司”,完全有可能收了钱也不印书。
  而对于部分家长“将错就错”的想法,苑先生认为,“对方或许就是抓住了家长的此种心理。家长应将事实告知孩子,孩子虽然可能一时积极性受损,却会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谨慎和成熟。”
  (楚诗韬)

王云峰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