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桑拥军
通讯员 刘宁宁
对城管执法部门来说,既要让市容市貌整洁有序,也得让市民生活购物方便,还要给商贩们以谋生的空间,如何化解市容市貌整治与马路市场的矛盾,博山区城管执法部门在工作中,通过推行市容市貌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服务零距离,化解了矛盾,解决了问题,形成城市管理服务人民,城市管理依靠人民的良好氛围。
双山街东首:槐花飘香路通畅
5月7日7:30,博山双山街东首,博山区城管执法局市容三中队协管员魏向群、钱玉国准时来到这里的早市。这儿的早市,从双山街东头往南,约有150米长,商贩都在路牙石以上摆摊设点。
不远处,有两名卖槐花的妇女,将装槐花的筐子摆在了公路边,魏向群上前提醒她俩,要按规定摆放。魏向群说,长期经营的商户们都很知道规定,到点就走,也有新来的商户不清楚规定,他们早市8:00以前,就提醒商户开始收拾,8:30以前全部清空道路。
“快到点了,大家准备收拾收拾吧。”7:45,魏向群、钱玉刚提醒商户们收拾东西。一名卖西红柿的商户,搬运的时候很吃力,两名执法队员上前一起把菜搬到三轮车上。
这时,赶早市的市民韩大妈,也一起帮忙收拾起来。“这个地方,以前马路上到处都是摆摊的,到上班时间,路就不好走。”韩大妈告诉记者,以前双山街东边这块,每早晨上班时间,到处都是人,有些摆摊的都到了马路中间。
“买菜倒是方便了,但也不能堵了路。”韩大妈说,现在商贩们都到马路牙以上摆摊,路顺畅多了,城管队员还天天帮着收拾摊子,真是不简单。
博山城管执法局市容三中队的队长丁鹏告诉记者,“以前,有一部分业户存在占道经营现象,买东西的市民,把摩托车、自行车也停在马路上,拥堵了道路,影响了市容。”
丁鹏说,实施网格化管理之后,城管执法队员划片包段,定人定岗,对每个路段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奖惩制度,执法队员责任心重了,就会想方设法把各自管辖的区域整治好。“实施网格化管,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会想出很多点子和办法,对自己负责的路段进行管理。”丁鹏说,目前双山街摆摊的业户都很自觉,他们跟城管执法队员也都熟悉,能相互理解,配合执法。
双山丁字路口:拉呱执法解难题
8:10,记者来到双山街西首,这儿是一个丁字路口,往来车辆比较多,路边商户不多。“这一地段主要是下午市场人多。”市容三中队副中队长孙建辉告诉记者,这附近有凤凰新村、泰和小区、阳光花园、鼓浪屿南苑等生活区,附近没有超市和大型农贸市场。
“这个路口往来人多车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农贸市场,尤其是下午,商贩多,市民也多。”孙建辉说,农贸市方便了周围的居民,但经常出现占道经营现象,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挺难解决。
对此,博山区城管执法局按照路段的安排,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划线经营,规定每天下午三点半之后,这里可以是临时农贸市场,所有的业户都必须在路牙石上面进行经营。
“规定出来了,但如何进行规范整治,让大家遵守,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孙建辉告诉记者,执法队员为了让业户规范经营,不断对业户进行宣传,同时听取业户的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尽快处理,通过不断做工作,得到业户的理解和支持,这片路段市容市貌得到根本改观。
“长期的业户基本上都按照规定进行经营,偏远地区的业户和外地业户刚来不清楚规章制度,就会出现占道经营,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定岗执法队员就会及时劝说,帮忙找寻摊位。”网格化管理,也让城管执法人员拉近了和业户之间的距离,执法人员经常和业户拉呱交流,了解相关信息,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
樱桃好吃没处卖 城管划片有去处
8:20,城管执法协管员魏向群、钱玉国来到双山街西首丁字路口处,在路口的西边,有几名商户,把樱桃摆到了马路边。“樱桃今年咋摘的早啊,你们知道在哪摆摊不?”魏向群走到一名商贩跟前打了个招呼。“今年雨水好,没受灾,樱桃结的比去年早。”这名商户说,他们知道有专门卖樱桃的地方,俺马上过去。随后,魏向群和钱玉国,一起帮着商贩,把樱桃搬到车上,让他们到规定好的地方去卖。
孙建辉介绍说,每年初夏时节,正是博山岭西的樱桃上市的时期,执法队员通过与商贩交流沟通,得知樱桃产量大但是储存时间短,商贩怕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担心樱桃卖不完。为此,城管执法局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为山区群众卖樱桃提供方便。“樱桃是当天摘当天卖,最多不能超过两天。如果我们不问,业户不说,他们到处打游击卖樱桃,不但影响市容,樱桃也卖不好。”通过网格化管理,定岗的执法人员都已经和业主相互熟悉,互相理解对方。“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他们都能明白。”
大街南头:城管跟商户都认识
9:30许,记者来到了博山沿河东路的大街南头市场,这里的早市已经结束,街面整洁,路边还有几名商户,一辆城管执法车停在路边,不远处,一名城管执法队员正在和路边的一名商贩说话。
“她年纪大了,从山里下来卖点山货,我让她离公路远一点,这样安全。”城管执法协管员宋成立告诉记者,“大街南头这边是个早市,我们要求业户七点半以前都要全部进入市场,个别不知道的业户,我们也都会上前进行劝说。”宋成立说,春夏时期一般都是吃山货和野菜的季节,很多山里的老人都会从山里来到市区卖山货,他们行动不方便,东西又多,我就会给他们找个合适的摊位,帮忙搬搬东西。
“家里孩子都到外面打工,俺摘点花椒芽、野菜来卖卖,现在都有规定的地方,不能乱摆了。”博山镇下庄村的郑大娘说,管这片的城管队员她都认识,他们经常帮着自己拿东西,挺热情。
博山城管执法局市容一中队队长孙卫科告诉记者,市容一中队主要分管着沿河东路和城东部分,通过网格化管理他们把这一块分为7个区域。根据路段市场的不同,每个区域的定岗人员也就不同,一般都是2-3人。
实行网格化管理之前,大街南头以外摆摊经营的业户一直摆摊到狮子桥,很多时候都是占道经营。加上这里人流量较大,又紧靠着车辆通行的主干道,周边行驶车辆的车速较快,买东西的市民得一边留意车辆,一边买东西,很不安全。孙为科说,自从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后,他们不仅提高了治理占道经营现象和处理投诉的速度,还划分了责任承包制度,每个区域的定岗人员对自己区域内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处理。
及时了解民情 形成良性互动
博山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一岗多责、一人多能,一人负责、多人协同”的工作要求,博山城管执法局在不增加城管人员编制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下沉工作力量。
按照“定人、定路、定时、定管理标准、定奖惩制度”的“五定”原则,安排执法人员到路面,把日常管控责任精细到了每一条路段、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名队员,对业户进行宣传、服务、管理,及时治理“六乱”、制止轻微违法行为及加强疏导点的建设和管理,实施全时段监控和错时无缝隙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的征求和吸收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与社会公众形成良性互动。
围绕城市管理职责,整合局、镇、街、相关部门等方面的执法力量,以差异化职责促进条块融合,以网格化管理促进上下联动机制,形成逐级负责、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落实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城市管理服务人民,城市管理依靠人民的良好氛围。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