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教
本站搜索: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调研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2012-05-31 08:38:00     作者: 宋晓晖    来源: 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 村镇银行 支农风险基金
[提要] 在近日举行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我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涉农贷款工作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本报5月30日讯(记者 宋晓晖)在近日举行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我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涉农贷款工作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直困扰农村经济发展。我省根据各地实际需要,加快了村镇银行的建设步伐,到2011年全省村镇银行已达到47家,县域覆盖率为52%。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性突破。2011年全省新设小额贷款公司109家,总量达到259家,全年累计为3万多户发放“三农”贷款288亿元,对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省还加快推动担保机构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527家,资产总额558.4亿元,在保户数18.7万户。但调研发现,目前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据有关统计,近些年农村存款自己所能用的只占46%左右,大多数流向了城市;占全国人口70%以上的农民,仅用了不到全国6%的贷款。
    为此,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提出建议,建议各级政府加快建立金融支农风险基金,通过财政贴息、专项补助等形式,建立健全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切实做到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贷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另外,建议各级各部门鼓励引导更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设立机构网点。继续支持和推动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以县域为基础,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和股份化进程。在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方面,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解决农村融资难题。此外,该委员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温州、重庆等地金融改革试点情况进行跟踪研究,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浙江丽水已开始全面试点,建议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胆开展同步试点。
李润杰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