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土地利用规划 突出城建注重农业保护生态
2009-08-12 07:04: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http://paper.dzwww.com/qlwb/data/20090812/786933393435/images/33.jpg)
济南市土地利用空间战略布局图
![](http://paper.dzwww.com/qlwb/data/20090812/786933393435/images/34.jpg)
核 心提 示
到2020年,济南将调整土地使用比例,城市布局发展实现“一脊两翼”,城区之间设置绿带防止城市连片蔓延……根据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征求意见稿)日前出炉。大纲共7章20节,包括济南行政区域内所有土地到2020年的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区域土地利用调控以及土地利用重点工程等内容。大纲意见稿(以下简称大纲)完成后,济南市国土部门向社会进行正式公示。
调整土地使用比例城市发展一脊两翼
据介绍,数据显示,2005年济南市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土地现状比例分别为70.08%、17.28%、12.64%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纲中提出到2020年三者比例分别调整为70.55%、19.67%、10.09%。
在大纲中,济南市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全市被划分为三个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形成“一脊两翼”的空间架构。其中,中部城镇建设区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的主要发展区,以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为主导功能,形成济南发展的中“ 脊”;北部农业发展区和南部生态保护区是粮食生产和生态涵养的重要功能区,形成“ 两翼”。
在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基础上,将全市土地资源划分为城镇发展区、基本农田集中区、一般农田发展区、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和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其中,城镇发展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 各县级中心城区、 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重点以章丘市作为城镇“东拓”的主要承接地。
中心城区
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据介绍,中心城区将按照“一脊两翼”进行用地布局,配套建设市政基础设施。通过“东拓西进”空间策略拓展东西两翼的城市发展空间,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建设城市新区。对主城区的老城区内功能高度集中、人口和建筑高密度地区,实施“中疏”策略,全面提升其居住环境和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向南部山区蔓延扩展,保护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初步形成东西两翼带状发展的空间结构。西部城区和主城区之间设置玉符河两侧绿化隔离带,东部城区和主城区之间设置绕城高速东环线两侧绿化隔离带。
章丘市城区及平阴、济阳、商河三县县城为次中心城区,分担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
绿带绕城
防止城市连片蔓延
在西部城区与主城区之间,结合地下水源涵养,划定玉符河两侧约3~5公里宽绿带;在东部城区与主城区之间,划定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两侧约0.5~1公里宽绿带;划定东巨野河两侧约2~3公里宽绿带;主城区内大辛河两侧约0.2~0.5公里宽绿带;以上作为城市绿色隔离地区,防止城市建设区的连片蔓延,引导城市空间的有机集中与分散,并承担一定的生态保护功能。
“四沿”带动
推进城市建设进程
按照实施“沿经十路、沿铁路线、沿小清河、沿黄河”的“四沿”带动战略的要求,配合以线带点加快重点片区建设的步伐,积极推进经十路、铁路城区路段沿线的开发建设,推进小清河济南段综合改造工程,加快跨黄河交通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北跨奠定基础。建设西二环跨河大桥,积极推进鹊山龙湖的建设。围绕重点片区建设同步配套道路交通、供排水、供热、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
提高效率
闲置土地限期开工
大纲提出,将采取限期开工、收取闲置费、依法收回、统一收回等措施盘活存量用地,优化城镇内用地结构和布局,引导存量建设用地合理置换,提高城镇用地的综合效益。通过整治“四旧”(旧城、旧村、旧矿、旧厂)用地,整合零星的小规模用地,积极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发展,提高容积率和土地产出效率,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同时,大纲中还建议注意节地型产业的引进,适当提高需求门槛,并提出对于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原则上不予单独批地。
刘宝才![](http://www.dzwww.com/images/xilan03_22.gif)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