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花轿手艺人:匠心雕琢即将消逝的婚俗文化

2017-03-15 15:52:00 来源: 大众网济宁频道 作者: 朱仙娉 史欣欣

苗宁宁说,在这个圈子里,祖传的《鲁班经》是木匠们的法宝

  记者 朱仙娉 史欣欣

  “这一顶叫娟人花轿,这是翘角花轿,这个叫和合二仙花轿……”在济宁市高新区王因镇苗营村104国道边的一间库房里,苗宁宁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着他所做的这些传统花轿,它们的样式、工序、用途、用法,苗宁宁说起来如数家珍。作为传统花轿制作手艺人,今年已经是苗宁宁与传统花轿结缘的第18个年头,从他手中做出的传统花轿已有2668顶,这些传统花轿多用于婚庆和旅游景点的传统项目,重现了传统的婚礼习俗,令即将消逝的婚俗文化得以延续。

花轿上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造型更具传统味道

  跟着爷爷学徒,十九岁出道

  苗宁宁出生于制作传统花轿的匠人世家,祖上苗为章是清代工部司匠,传到苗宁宁已经是第七代。“小时候家里穷,靠祖父做木匠维持生计,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上学的时候就开始上手帮忙了。”苗宁宁告诉记者,小学到初中8年的时间里,每天放学后都跟祖父学习传统花轿制作。初中毕业后,他跟祖父一起制作传统花轿成立抬轿班子和传统花轿制作作坊。

苗宁宁正在加工木料

  2006年6月,苗宁宁跟随祖父学习制轿工艺。在刻苦学习传统花轿制作技艺的过程中,他逐渐了解了中国传统制轿的悠久历史并被其深深吸引。

  经过数年的努力学习,苗宁宁完全掌握了祖父这一脉的制作工。他在花轿制作的过程中大胆改革创新,使几近消失的花轿婚俗文化,被周围百姓逐渐接受普及。

  苗宁宁对他制作的第一顶花轿记忆犹新,那是为同村的一对新人赶婚期“扎”的一顶花轿。“那一年,我19岁,村里一对新人结婚,他们想让我扎一顶轿子,因为赶婚期,我四天几乎没合眼。”苗宁宁说,那是他以木匠身份接的第一个活,完成了那一单,他也算是正式“出道”了。

库房里存放的花轿

  百道工序“扎”出传统花轿,喜欢这种“穿越”的感觉

  “古代老百姓坐的叫做轿子,皇上坐的叫‘撵’,就像这种,需要12人或者16人抬。”苗宁宁指着库房里一个可以并排坐下两个人的“花轿”说,这种代步工具,放在古代皇家,就叫做“撵”。苗宁宁自豪地告诉记者,苗氏的花轿制作技艺是真真正正从祖辈传承下来的,传到自己这辈,只是在颜色花纹和尺寸上有所改变,传统的制作工序都没有丝毫变化。

  苗宁宁说,制作一个花轿有一百多道工序,最简单的也需要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复杂的可能会用上几年。而他正在制作的一顶重达300公斤的花轿,轿顶雕刻铜钱,轿身雕刻百合,雕刻已于去年完工,但是却要静置一年,让木材稳定,以防鎏金后开裂。

  他所制作的花轿除了用于景区和婚庆之外,还有一种是一米多高的小型花轿,供主打传统菜品的饭店在上菜时使用。

  说起这些花轿和他的抬轿班子,苗宁宁一脸兴奋地说,“抬花轿、穿喜服,这种传统风俗就像穿越了一样,每对经历过的新人都会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苗宁宁现在自己有一支民俗婚庆队伍。他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有经济实力和文化追求的年轻人喜欢传统的民俗婚礼,因此他的花轿作坊生意十分红火。苗宁宁坦言,他自己也很喜欢这种“穿越”的感觉,希望可以用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给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墙壁上挂着苗宁宁制作传统花轿所用的工具,旁边放着一顶做好的花轿

  一年卖出500多顶轿子,用祖辈手艺留住正在消逝的花轿婚俗文化

  苗宁宁传承祖业,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花轿艺术风格,庄重,漂亮,大气,国内多个知名景区、影视城都找他定制传统花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苗宁宁的花轿还走出了国门,远销海外。2015年,苗宁宁的花轿制作技艺被录入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宁宁共申请了60余个设计图版权

  “花轿制作首先要严格进行选材,对木材进行水煮烘干,再进行二次挑选,花轿中间要用‘鳔胶’来粘黏。”苗宁宁介绍,为了防止制作工艺外传,在制作中还常使用一种破头楔。这种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就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花轿负重的部件上。

  苗宁宁说,做轿子是讲究力学原理的,轿杆要承重,轿身要稳定,轿底的木质选择是有讲究的,轿杆打孔的位置也有讲究。单是做传统花轿的工具,苗宁宁就有180多种,他说,即使有人从他那里买了原材料,量好了尺寸,可做出来的轿子却远比他亲手制作的要重许多。

  使用自制的传统鳔胶是苗宁宁制作传统花轿的又一“祖传秘方”。苗宁宁说,鳔胶是使用海鱼鳔经过筛选,慢火熬制等复杂程序经过十数个小时才可制作完成的。鳔胶用的时候,要先用温水泡,再重熬,至少要隔水熬上三个小时以上。“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苗宁宁告诉记者,不同的季节熬制鳔胶的方法也不同,而熬鳔用水的量则在于匠人的经验。

  苗宁宁在进行传统花轿制作的同时,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他设计申请了60余个版权,已获得20余个版权证书,一年能卖掉500多顶花轿。

  爷爷辈制作传统花轿是为了养家糊口,而苗宁宁则是通过传承祖辈留下的技艺,使几近消失的花轿婚俗文化又重新回到了老百姓的视野当中。“干这行最需要的就是耐心,我不想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到我这里就失传了。”苗宁宁说,虽然儿子现在才上一年级,但他已经做好了让儿子“接班”的准备,让苗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花轿技艺一直延续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贺亚林

推荐阅读
  • 山东省环保厅:聊城淄博为气质较差城市威海最优!

    QQ截图20170315084501.jpg

    数据显示,聊城、淄博等城市成为大气质量较差的城市,而潍坊、滨州等城市大气质量恶化比较严重;全省多处河流断面水质考核不达标。2月,共有4个断面未能达到2017年度水质目标,且均较基准年(2014年)出现恶化,分别是:枣庄市峄城沙河(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朱洪蕾 实习...[详细]

    03-15 08-03齐鲁壹点
  • 高校自招"开战" 77所高校向山东考生敞开门

    timg (3).jpg

    北京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只在本省实行自招选拔。[详细]

    03-15 08-03半岛都市报
  • 北跨大动作:黄河北将打造600亿元新城

    timg (4).jpg

    青银线上的济阳黄河大桥以北,将在崔寨高速出口规划产业新城样板区记者潘炳摄 济阳县先后组织到河北固安等地实地考察华夏幸福基业项目推进情况,项目单位也多次到济阳实地考察。西城集团正与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洽谈筹建三甲医院事...[详细]

    03-15 08-03山东商报
  • 不延期!济南今日停暖 家中最好留人观察是否有漏点

    timg (5).jpg

    近日,济南温暖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同时也意味着2016-2017年采暖季即将结束。暖气水里面加入了大量的化学药剂,可防止暖气片及管道发生腐蚀现象,因此,停暖后不必放出暖气系统内的水。[详细]

    03-15 08-03舜网-济南时报
  • 山东消协发布十大案例:刚买的车就自燃 消协调解换新的

    今年“3?15”来临之际,省消协结合受理的相关投诉案件,将具有普遍性、典型性、代表性的消费投诉进行了综合分析,整理出2016年度侵害消费者权益十大典型案例。[详细]

    03-15 17-03大众日报
  • 山东青州交通事故9人死亡 系驾驶操作失控

    大众网记者从省政府安委会获悉,3月14日,山东青州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中巴车失控撞上赶集群众,致9人死亡。当日,山东省副省长孙立成赶赴青州,现场指导“3.14”事故救援处置工作。[详细]

    03-15 16-03大众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