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宁

“先看病、后付费”全面推行十余天来,申办的患者逐渐增多

2012-02-28 14:20:00    作者:王圣侠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申办程序 后付费 医疗证
[提要] 济宁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始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十余天过去了,患者对这种诊疗服务模式认可吗?在推行过程中,医院有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记者走访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省安康医院等三级医院。

 27日,患者家属在山东省安康医院办理住院手续。

    本月15日,济宁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始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十余天过去了,患者对这种诊疗服务模式认可吗?在推行过程中,医院有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记者走访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省安康医院等三级医院。
    申办程序不复杂 但常有患者证件不全
  27日上午,山东省安康医院住院处大厅里,很多患者家属正在办理住院手续。记者看到,在大厅门口,医院专门设置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指示牌,内容包括如何办理、申请条件等。办理窗口处,还摆放着“请出示医疗证、身份证”的牌子。
  在大厅里记者遇到郭磊,他刚帮妈妈办理完住院手续。“来看病的时候,只带了新农合证,忘了带妈妈身份证了,所以先交了1000元的住院费用。”郭磊告诉记者,“我是刚知道这项惠民政策的,是陪同办理住院手续的护士告诉我的,并且详细介绍了申请的条件等内容。由于忘记带身份证,所以没有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不过带来身份证后,还可以进行补办。”  
  医院医疗保险部主任孙永科介绍,政策才全面实施十多天,患者及家属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他们对办理程序还不太了解。医院规定,凭医保证或新农合证、身份证,才能申请办理这种诊疗服务,很多患者往往因为证件不全暂时没有办理。补齐证件后,可以申请补办,而且申请办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的手续并不复杂。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财务科副科长兼住院处主任魏震介绍,医院规定,申请办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时,患者家属需要出具患者的户口薄和医疗证,如果不带户口薄,患者家属暂时不能申请办理这种诊疗服务模式。

院方积极宣传 申办的患者在逐渐增多
  “申请办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的患者在逐渐增多,17日至26日,有437名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其中143名患者申请办理了这种诊疗服务模式,占住院患者总量的32.72%。”孙永科说。
  据介绍,作为一所专科医院,住院的患者不仅仅局限于济宁市,目前约50%的住院患者来自济宁市。孙永科表示,目前济宁市辖区以外的患者暂时不能享受这项惠民政策,如果医院结算系统和患者所在地医保、新农合管理机构联网,患者就能享受这种惠民政策。目前医院正在和单县、郓城等地管理机构洽谈合作。
  魏震介绍,15日至25日,该院有2690名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其中267名患者申请办理“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申请办理的患者人数不足10%。“现在很多患者还是带着住院押金来的,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工作人员会告诉他们这种政策,但是并不强制患者家属申请办理这种诊疗服务。”魏震说。

资金压力加大 防范风险各有各的招
  “实施这种诊疗服务模式前,住院处没有感受到资金的压力,但是实施全面实施后,住院处的资金压力有所增加。刚开始实施时,住院处用于结算报销的资金明显减少,有时候不得不到收款处借钱,用于支付患者出院结算后的报销补偿。”孙永科说。
  山东省安康医院规定,患者住院一个月后,需要预付2000元住院费用(戒毒患者除外),长期住院的医保患者实行一年一结算。医院医务部主任陈宏介绍,住院患者中80%以上为精神类疾病,而这类患者的住院周期长、住院费用高,如果长时间为患者垫付资金,医院的正常运转也会受到影响。
  “三级综合医院也感受到资金的压力。”魏震说,目前医院已为患者垫付了80多万元。随着这种诊疗服务模式的推行,医院为患者垫付的资金还会增多。为此,对医药费用较高的患者,超过5000元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医疗费用分阶段结算。
  济宁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靳清汉表示,此前市政府下发配套政策,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周转金拨付比例由10%提高到15%,并且要求每年3月底前,将预拨15%的周转金拨付至各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新农合管理机构同步配合,才能把这项惠民政策执行好。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