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1 06:47:00 我要评论
殷宝龙 来源: 大众网—生活日报警方前期查获的假鲁O车牌。资料片 殷宝龙 摄
□本报记者 殷宝龙
7月10日,省公安厅、省直机关工委、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省直机关开展“公务用车树形象、文明礼让我先行”主题活动的通知》。据悉,相关部门将以“鲁O”号牌车辆为重点,对省直机关公务用车进行全方位的清查。
外借、外挂“鲁O”号牌
这些车辆将被清理
据了解,相关部门将结合清理违规公务用车的工作,全面核查单位公务车辆特别是“鲁O”号牌车辆具体情况。而对外借、外挂“鲁O”牌照车辆,要分别采取收回、退还、转移、注销等措施,做到逐辆核查、全面清理,坚决防止失控漏管问题。
在此基础上,将严格执行定编管理规定,严格审核相关手续凭证,最大限度地控制省直机关“鲁O”号牌车辆总量。建立“鲁O”牌照车辆推出机制,对逾期两年未检车辆,建议所属单位视情况办理转移或注销登记;对车辆交通违法数量较高或定期检验率低于80%的单位,暂停办理“鲁O”牌照车辆注册登记业务。
驾驶人出事故、记满分
将被调离或辞退
相关部门将建立完善公务车辆驾驶人员资质审查制度,对一年内因违法驾驶车辆造成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有交通违法满分记录或严重影响单位形象的,不得选用;属于在编、聘用人员的,予以调离或辞退。
据介绍,年底,相关部门将从省直机关年内无交通违法记分记录驾驶人员中择优选择100名文明交通标兵,予以表彰奖励。
而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将结合正在开展全省道路交通“治超、治疲、治假、治堵、治患、治酒、治占”专项行动,以省直机关公务车辆和驾驶人员为重点,依法严查闯红灯、闯禁行、违反禁止标线、酒后驾车、乱停乱放、超速驾驶、涂改和遮挡号牌等交通违法行为。
每月5日前,
向单位抄告上月违法记录
在“公务用车树形象、文明礼让我先行”主题活动中,将实行公务车辆交通违法抄告制度,省公安厅于7月15日前将交通违法记录分别抄告车辆所属单位。
而在以后,每月5日前定期抄告上月交通违法记录,对在编人员发生醉酒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抄告省直机关工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部门要求各单位要认真自查公务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和逾期未检问题,责令有关人员到公安交通部门接受处理。
公务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的,公安交警部门不得受理该车登记业务,不得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驾驶人受交警处罚
单位不得报销罚款
根据《通知》的要求,公务车辆驾驶人员因交通违法受到公安交警部门处罚的,一律由当事人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所属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其报销罚款或其他损失。
而对因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的,由当事人承担保险公司按规定赔款费用以外的经济损失。对发生醉酒驾驶、无证驾驶和阻扰执法检查的在编公职人员,公安机关在依法从严查处的同时,还要抄告省直机关工委和省监察厅。
年内出现驾驶人员一次交通违法记录满12分、交通违法记录车辆比例超过80%、被新闻媒体曝光交通违法行为或发生致人死亡交通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单位,将取消年度评选省直或省级机关“文明单位”和“车管工作先进单位”资格;对出现上述情形的工作人员,取消年度评选先进资格。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