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
本站搜索:

6000米的文化路上井盖子有2300多个

2012-06-25 08:23:00     作者: 段婷婷    来源: 大众网—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井盖子 城市
[提要] “从文化东路山艺门口到历山路口,我们数了一下在车行道上能看到的井盖子有100+!”这是名为“vic孩孩”的网友于2011年3月9日发表的一条微博,近期又被网友转发起来。据了解,文化东路和文化西路上一共有检查井井盖2300多个,而文化东、西路的长度一共大约6000米。
    随着“夺命”井盖报道不断深入,城市井盖子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诟病。那么井盖子还存在哪些问题,市民对于井盖子管理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见习记者 段婷婷
    建议一: 井盖管理应从设置时就开始
  “井盖子多了管理就更困难,出事的几率也就更大。”近期记者在各大微博、论坛看到,不少市民质疑济南市道路上的井盖子数量有点多,设置有点乱。
  “从文化东路山艺门口到历山路口,我们数了一下在车行道上能看到的井盖子有100+!”这是名为“vic孩孩”的网友于2011年3月9日发表的一条微博,近期又被网友转发起来。据了解,文化东路和文化西路上一共有检查井井盖2300多个,而文化东、西路的长度一共大约6000米。
  无独有偶,纬六路高架桥北侧下桥口东边道路上的井盖子,也一直被市民诟病。“从纬六路高架桥北边下桥口东侧一直到交警总队门口,短短一站多路我粗略数了一下竟然有100来个井盖子。”市民王先生说。记者探访发现,目前的井盖子有电力、通信、路灯、燃气、热力、供水、排水等各种地下管线设施的检查井、阀门井等的井盖、井箅子,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对此王先生建议,对于井盖子的管理应该从源头上抓起,相关部门在各个单位设置检查井时就应对设置方案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控制井盖子数量、位置。
 建议二: 像电线杆一样对井盖子进行编号
  “在井盖子上全部编号,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负责的,责任很明确。”针对目前许多问题井盖子找不到产权单位,无人负责的现状,市民李先生建议,像电线杆一样,对每个井盖子进行编号,并且对所有井盖子进行电子化管理,对其进行定位,以便于统一管理。
  而且,对于缺失、伤人的井盖子,“不能盖上就完事了”,李先生认为,对于责任单位或部门应该明确处罚制度。记者了解到,根据《济南市城市道路井盖设施管理规定》,对于违反井盖日常管护、维修等责任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然而,实际上对此进行的处罚却并不常见。对此,李先生建议完善相关法规,对规定进行细化并落实。
 建议三: 完善举报以及日常巡查制度
  对于目前城市中一些井盖子无人管理的现状,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建议对井盖子管理进行招标,由公司对井盖子进行统一专业化管理。
  “吞噬小佳儒的井盖子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是直到孩子出事了才被关注。”对此,济南市人大代表、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律师傅强表示,对井盖子不仅要建立日常的巡查制度,也要完善市民举报制度。
李润杰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