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
本站搜索:

商河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2012-05-24 10:40:00     作者: 曹雷 李世廷 徐兴华    来源: 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环境立县
[提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商河县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理念,创新完善办法措施,强化“生态软硬件”建设和生态工业、生态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培育工作,努力打响“生态商河”品牌,推进绿色发展。

    本报5月23日讯(记者 曹雷通讯员 李世廷 徐兴华)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商河县牢固树立环境立县理念,创新完善办法措施,强化“生态软硬件”建设和生态工业、生态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业培育工作,努力打响“生态商河”品牌,推进绿色发展。
    商河县编制实施《商河生态县建设规划》,并先后赴威海、昆山、苏州等地参观学习,充分汲取他们在生态创建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同时,制定实施《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实施意见》,细化分解任务,集中力量推进城区空气污染防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态示范创建、国土绿化等9项重点工程,促进创建目标落实。为形成高质高效推动生态创建工作的合力,加大督查考核和扶持激励力度,对生态创建工作严格执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调度、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制度, 严格落实各项鼓励和奖励政策。
    实现生态县创建目标,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大气力。面对经济欠发达、全省“30弱”的县情实际,商河县严格按照生态创建的要求,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对上协调争取、动员社会力量投入等办法,持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绿色屏障建设。围绕打造秀美宜居城市,重点提高废水、废气、废物等污染防治水平,投资2.98亿元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和县集中供热中心等环保设施,对污水处理厂实行在线监测并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按照无害化处理Ⅰ级标准,日处理生活垃圾12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拆除城区单位采暖锅炉89个,推行冬季集中供热,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80万平方米,彻底改变了冬季采暖期冒黑烟现象。在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确定了“以城带乡”、“人工湿地”和“一体化简易污水处理站”三种处理方式,许商街道、玉皇庙镇分别纳入城区和开发区污水处理范围,郑路镇、张坊乡建成了人工湿地,其余8个乡镇一体化污水处理站都建成并投入运行,全县镇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率先在全市建成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和全县33.16%的林木覆盖率,使商河的生态面貌更趋完善。
    推进生态建设关键是发展生态产业,努力向发展要生态、向生态要效益。商河县坚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重要支撑,重点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加快全县经济转型升级。着眼于发展科技型、环保型、资源综合开发型企业,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清洁生产工艺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该县先后拒绝了10多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企业,依法取缔“十五小”企业50余家。截至今年3月底,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0%。引导力诺玻璃、齐鲁宏业等企业节能技改,实现年节约天然气100多万立方米,煤5000余吨,节水15万立方,节电2500万千瓦时。发挥独特的温泉优势,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畜牧科技示范园、乡村绿洲等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抓好彩椒、大蒜等品牌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打造“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健康肉食”等生态品牌。目前,全县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已达到10个,无公害产品28个,绿色食品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发挥县林业示范园作用,引导全县生态林业发展,截至目前,新发展经济林7000余亩,新建园林花卉苗圃和常规育苗2200亩,经济林产业基地和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挖掘生态、温泉、历史文化底蕴,完善商河温泉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温泉国际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温泉研发基地、齐鲁水郡温泉岛、玉园景观、贾庄乡村绿洲等4大景区,精心策划“温泉休闲度假游”和“生态农业观光游”旅游线路。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优势,开发鼓乡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用文化底蕴拉动旅游业升级发展。今年以来,各旅游景点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0万人,营业收入达900多万元。

 

 

 

 

李润杰

editor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