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
本站搜索:

4所高中仅1人报名春季高考 学生积极性大减

2012-05-07 08:47:00    作者:吉祥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春季高考 中职学生 普通高中
[提要] 本月19日,首次出现的春季高考即将拉开大幕。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全省报考春季高考的普通高中生有4000多人,但省城普通高中鲜有春季高考备考者,记者走访4所省城高中,只有一个报名者。由于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有限,中职学生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压力。  

  中职学生在备战春季高考。

    □文/片 本报记者 吉祥
  本月19日,首次出现的春季高考即将拉开大幕。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全省报考春季高考的普通高中生有4000多人,但省城普通高中鲜有春季高考备考者,记者走访4所省城高中,只有一个报名者。由于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有限,中职学生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压力。  
    记者走访省城4所高中,只有一个学生报名春季高考
  春季高考即将于本月19日开始,近日,记者采访4所省城高中,只在济南七中了解到有一个考生在备考春季高考,山师附中、省实验等学校均无报名者。“一开始有两个学生有意向,后来放弃了。”经八路附近一中学有关负责人说,该校没有学生参加春季高考。随后,记者辗转联系上济南七中唯一的春季高考报名学生家长,这位家长表示,孩子目前正在校外接受辅导,不方便接受采访,“就我孩子一个人报名,压力太大了。”
    作为我省今年高考的新生事物,春季高考从往年的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演变而来,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也向普通高中生敞开大门,它主要为高职院校录取生源。春季高考在普通高中生中遇冷,在高考报名阶段就有体现。以省城为例,共有近一万考生报考春季高考,这个数字和去年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基本持平, 报名者多为中职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只有200多人。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此前曾透露,增加春季高考,旨在提前分流考生,避免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
 学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高中生要考出好成绩很难
  济南商贸学校今年有11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春季高考,考试的日期越来越近,学生正在紧张备考。对于今年新增的4000多名普通高中生竞争者,该校校长助理郭新平表示,春季高考对普通高中生很不利,“即使他们语文、数学两门文化课300分得满分,专业课还是不好考,这400分的内容他们没学过。”
  据了解,2012年我省春季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基础,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基础各200分,总分为700分。春季高考在种植、养殖、机电、计算机、建筑、财经、商贸、服装、文秘、餐饮服务、幼教、医学、护理、化工、煤炭等15个专业类别安排招生计划。记者注意到,春季高考的15个专业类别,有14个和2011年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相同,只有煤炭属于春季高考新增专业类别。
  郭新平解释,对普通高中生来说,由于平时并不开设这些课程,这导致他们参加春季高考的积极性大减,即使报名,“要想在报名到考试只有半年的时间里突击,难度也很大。”
 全省有4000多高中生加入,中职生压力还是很大
  比起学校领导的淡定,正在准备春季高考的中职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来自普通高中生的压力。4日上午,记者在济南商贸学校见到了正在备考的陈艳平和孙雨虹,两人参加春季高考,目标均是青岛科技大学。“普通高中生来考的话,对我们肯定有冲击。”陈艳平说,普通高中生的语文和数学与中职学生相比有很大优势,而中职学生专业课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孙雨虹解释,春季高考两门专业课中基础内容较多,“这些普通高中生背背也能拿分,今年有4000多普通高中生参加考试,我们压力很大。”
  两人均直言,本来春季高考的本科计划就少,新增了4000多普通高中生加入,这让她们的本科梦一下子变得有点悬。为了考个好成绩,她们现在每天都是7点到教室复习,晚上一直学习到11点。
  记者从郭新平提供的近3年高职对口招生考试招生计划中了解到,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本科计划,其中2009年和2010年的本科计划均为1050人,2011年的本科计划为1560人。省城一中职院校老师张梦(化名)表示,虽然今年春季高考会增加本科计划,但比起新增的4000多普通高中生,本科的竞争依然会非常激烈,普通高中生会对中职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冲击。
  张梦解释,按照往年惯例,春季高考两门专业课中50%为基础题,30%的试题有一般难度,而拔高题只占20%。“高中生如果突击的话,200分一门的专业课能冲到130,而中职生正常能考160、170,差距并不大。”张梦说,虽然中职生能在专业课上多得分,但由于语文、数学的底子薄,这两门可能被普通高中生拉开100分,“冲击非常大。”

李润杰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