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3 07:09:00 我要评论
吴永功 周盼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4月22日讯(记者 吴永功 实习生 周盼)市民于先生碰上了一件郁闷事儿,他从市场上买来的手机,竟然会偷偷自己发信息定制各种信息服务。没几天时间,电话还没打几个,手机竟然就被这莫名其妙的短信折腾得欠费停机了。
去年年底,市民于先生花费400元钱,从舜井街附近一家手机卖场购买了一部机身为白色的山寨“苹果”手机。这部手机大屏幕,纯白色,从机身外形到手机操作界面,都酷似苹果手机。买来后,于先生便搁置在家里,一直没有使用,直到今年3月下旬,他将一张手机卡放在手机里,才开始使用这部外形大方漂亮的“苹果”。当时,手机卡里余额为100元。不过,4天之后,手机便莫名其妙地欠费停机了。
“在这期间我只打了几个电话,发了几条短信,顶多花个十几块钱,绝对不可能花100块钱……”于先生觉得手机卡扣费有问题之后,便来到营业厅,对手机突然停机提出了质疑。等工作人员将这4天里于先生手机号的账单详单打印出来后,于先生才明白:原来这部手机每天都在偷偷自动往外发送信息,自主定制各种增值服务,因此而产生的增值费就达75元。
日前,记者见到了于先生手中的话费详单。在4天时间内,手机不分昼夜,连续向106开头的手机信息服务商发送短信,共计发出109条定制短信息。记者统计了一下,接收于先生手机短信息的信息服务商号码分别为10663355、10669334、1066575727、1066951110、10669611、10661250196。
“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号码对应的都是手机信息服务商。之所以偷偷产生话费,是因为我手机里安装了流氓软件。”在于先生的反复交涉下,营业厅工作人员最后答应退还多出来的这部分话费。
于先生对此认为,“现在好多人手里的山寨苹果手机,估计不少都有问题,怎么杜绝这些无耻的信息服务商,政府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